【词语】 假黄钺
【全拼】 jiǎ huánɡ yuè
【释义】
  • 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住加以“假黄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

    《周书·静帝纪》:“上柱国、扬州总管、随国公杨坚为假黄鉞、左大丞相。”《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冬十一月,大举伐吴……命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鉞、大都督,以冠军将军杨济副之。”胡三省注:“黄鉞,天子之器,非人臣所得专用,故曰假。”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南史一》:“晋宋之制,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假黄鉞则可专戮节将矣。”后亦省作“假鉞”。宋陆游《上殿札子二》:“一旦或有非常,陛下择羣臣,使之假鉞而董二军。”

  • 【例句】
    【相关词】 “假妊娠” 《假如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罗马假日》 万叶假名 上假 不假 不假外求 不假思索 不假雕琢 不自满假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严假 丧假 举假 久假 久假不归 久假不归, 乔文假醋 乘酒假气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