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纪年
【全拼】 jìnián
【释义】
  • 记年岁。

    《左传·襄公三十年》:“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

  • 记年代。我国过去用干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又兼用皇帝的年号纪年;公历纪年则用假定的耶稣生年为第一年。

    唐韩愈《河南府同官记》:“建中初,天子始纪年更元。”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日本纪年,有谓专以宽永为号,故钱文如此。”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 我国史书体裁之一。以年月为序排列史实。如《竹书纪年》。

  • 【例句】 1、在那一天的第200个周年纪年日,
    2、 公元纪年,创世纪年
    3、 希伯来纪年
    4、 大部分简牍记载的是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后的秦代,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到三十七年,一年不少,记事详细到月、日。
    【近义词】 1. 纪年 - 编年

    【编年】释义:

  • 按年代顺序编排史料、著作等。

    《公羊传·隐公六年》:“《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唐刘知几《史通·本纪》:“陆机《晋书》,列纪三祖,直序其事,竟不编年。年既不编,何纪之有?”清黄鷟来《和陶饮酒》之二十:“编年书甲子,树节良已勤。”李广田《<闻一多选集>序》:“《全集》是按分类编排的,这里都尽可能地按编年调整了,凡是能注出写作年代的也已大致注明。”

  • 指编年体。

    唐刘知几《史通·六家》:“所在史官,记其国事,为纪传者则规模班马,创编年者则议拟荀袁,於是《史》《汉》之体大行,而《国语》之风替矣。”

  • 【相关词】  新近纪 《世纪末的魔术师》 《事物纪原》 《侏罗纪》 《侏罗纪世界》 《侏罗纪公园》 《史记·殷本纪》 《史记·项羽本纪》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微纪元》 《新世纪福音战士》 《秦始皇本纪》 《竹书纪年》 《莽荒纪》 《诸世纪》 《超新星纪元》 一个世纪 一纪 三五历纪 三叠纪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