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祭灶
【全拼】 jì zào
【释义】
  • 即祀灶。为五祀之一。古于夏祭。

    汉腊祭。旧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汉班固《白虎通·五祀》:“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汉书·孙宝传》:“寳徙入舍,祭灶请比邻。”宋苏轼《初到杭州寄子由》诗:“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祭灶》:“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老舍《骆驼祥子》十一:“七点以后,铺户与人家开始祭灶。”

  • 【例句】 1、祭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也称作"小年"。
    2、 祭灶
    3、 街上越来越热闹了,祭灶的糖瓜摆满了街,走到哪里也可以听到“糖来,糖”的声音。
    4、 祭灶那天下午,溜溜的东风带来一天黑云。 天气忽然暖了一些。
    【相关词】 《祭侄文稿》 《苏联祭》 丁祭 三祭 上祭 下祭 丧祭 中祭 丰年祭 临祭 主祭 二分之祭 享祭 伏祭 侍祭 供祭 公祭 共祭 兵祭 内祭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