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季节
【全拼】 jìjié
【释义】
  • 一年中按气候、农事等划分的某个有特点的时期。

    晋夏侯湛《雷赋》:“伊朱明之季节兮,暑燻赫以盛兴。”巴金《灭亡》第三章:“姑母一家人自然是很快乐的。只有他(还有她)底心有若在严冬的季节。”陈其通《万水千山》第四幕:“正是苍松翠绿,百花争艳的季节。”

  • 【例句】 1、使用者可以根据位置、方向、季节,以及一天中的时间设置天空的颜色和现实世界里的阴影。
    2、 秋季是繁忙的季节,庄稼成熟了。
    3、 秋天是忙碌紧张的季节
    4、 繁殖效率可能受季节的影响而下降。
    【近义词】 1. 季节 - 季候

    【季候】释义:

  • 季节;气候。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一节:“至于利用夏季的青纱帐和冬季的河川结冰之季候性的游击战争,那是断然可能的。”郑振铎《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虫之乐队,因季候的关系而颇有不同。”李一氓《重读总司令的诗》:“在四川,秋冬间的季候,单军服还可以混得过去,到山西前线就嫌不行了。”

  • 2. 季节 - 时令

    【时令】释义:

  • 犹月令。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

    《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飭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孙希旦集解引吴澄曰:“时令,随时之政令。”《后汉书·明帝纪》:“班时令,勑羣后。”李贤注:“时令谓月令也,四时各有令。”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顺阴阳,布时令,陈肃圣哲谋,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 季节。

    唐白居易《赠友》诗之一:“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喫杯雄黄酒应应时令,我这酒淡,不妨事。”老舍《二马》第五段四:“这点难过是由原始人类传下来的,遇到一定的时令就和花儿一样的往外吐叶发芽。”

  • 方言。时令病。如:闹时令。

  • 图书分类目录名。

    宋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中兴馆阁书目》,另列时令一类。清代修《四库全书》,沿用宋人旧例,仍立时令一目。

  • 3. 季节 - 时节

    【时节】释义:

  • 四时的节日。

    《吕氏春秋·尊师》:“敬祭之术,时节为务。”高诱注:“四时之节。”宋欧阳修《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诗:“时节同荆俗,民风载楚謡。”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这院中名妓……每遇时节,便做盛会。”

  • 节令;季节。

    《管子·君臣下》:“故能饰大义,审时节,上以礼神明,下以义辅佐者,明君之道。”宋杨万里《黄菊》诗:“比他红紫开差晚,时节来时毕竟开。”杨朔《海市》:“桃花时节,也是万物繁生的时节。”

  • 合时而有节律。

    《国语·晋语八》:“夫德广远而有时节,是以远服而邇不迁。”韦昭注:“作之有时,动之有序。”《汉书·魏相传》:“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

  • 时光;时候。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朱子语类》卷六九:“那时节无可做,只得恐惧。”郭小川《正当山青水绿花开时》诗:“这时节,在睡梦中都遇见动人场景、奋发雄姿。”

  • 【相关词】   《季姬击鸡记》   季布   月季花  《季姬击鸡记》 《季姬击鸡记》 一年四季 三季 三季稻 东户季子 丧尸国度第二季 中季 乌斯季诺夫 二季 五季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伯仲叔季 伯仲季 伯季 伯歌季舞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