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疾苦
【全拼】 jíkǔ
【释义】
  • 指人民生活中的困苦。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鄴,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一》:“荡涤烦文,除民疾苦。”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宵旰忧虞軫,黎元疾苦駢。”宋范仲淹《用天下心为心赋》:“有疾苦必为之去,有灾害必为之防。”清顾炎武《赠路光禄太平》诗:“疾苦频存问,阽危得拄撑。”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共产党员是永远记着劳动人民疾苦的人。”

  • 憎恶,厌恨。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发徵无限,更繇以均剧,故百姓疾苦之。”《汉书·萧望之传》:“又诸盗及杀人犯不道者,百姓所疾苦也,皆不得赎。”《北史·酷吏传·邸珍》:“珍求取无厌,大为州人所疾苦。”宋曾巩《本朝政要策·管榷》:“太祖知百姓疾苦五代之政,欲与之休息。”

  • 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足疾惟葳灵仙、牛膝二味为末,蜜丸空心服……此効屡尝目击,知君疾苦,故详以奉白。”清王韬《<淞滨琐话>自序》:“此数十寒暑中,自孩提无知以迄乎龙钟待尽,其间或疾苦,或颠连,或忧愁,备人世诸苦恼而一身受之,此即由佛经所谓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诸境而出。”

  • 【例句】 1、他诉说了他在狱中的疾苦
    2、 他在医院已工作了好多年了,因此对病房里病员的疾苦显得很冷漠。
    3、 他总是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
    4、 选民总是选那些最能体察其疾苦的候选人.
    【近义词】 1. 疾苦 - 困苦

    【困苦】释义:

  • 艰难穷苦。

    《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唐杜甫《哀王孙》诗:“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明李东阳《孟子直解》之一:“横征暴敛日甚一日,使小民愈加困苦,无以安生。”

  • 苦痛,难受。

    《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唐无名氏《德璘传·郑德璘》:“道将尽,覩一大池,碧水汪然,遂为主者推堕其中,或沉或浮,亦甚困苦。”

  • 困难,费力。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如果那人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

  • 2. 疾苦 - 痛苦

    【痛苦】释义:

  • 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汉王充《论衡·变动》:“李斯、赵高谗杀太子扶苏,并及蒙恬、蒙毅,其时皆吐痛苦之言。”《隋书·儒林传·王孝籍》:“痛苦难以安,贫穷易为蹙。”魏巍《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懂得了生活就是斗争,就不会因一点点小的挫折而痛苦。”

  • 使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事。

    巴金《家》三:“‘你也有痛苦?你有什么痛苦?’觉民惊讶地问。”老舍《全家福》第二幕:“据我看,他们都不光为顾全封建性的那点体面,而是有实在说不出口的痛苦!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解除了痛苦。”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隐隐的幸福和欢乐,使道静暂时忘掉了一切危难和痛苦,沉醉在一种神妙的想象中。”

  • 疼痛苦楚。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那新丁最恶,差使小不遂意,整百皮鞭,鞭得背部青肿,如此已非一次。仲翔熬不得痛苦,捉个空,又想逃走。”《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只见黑风滚滚,飞戈攒簇其身,痛苦非常,血流满地。”清刘大櫆《方氏庶母传》:“及大夫病且革……﹝林氏﹞因割肉和药以进。盖林氏固知大夫疾不起,而心冀其生,不自知其痛苦也。”

  • 指使疼痛苦楚。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忍痛苦之药石者,所以除伐命之疾。”

  • 犹沉痛,深刻。

    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对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只有斗争,不要团结,是‘左’倾错误;只有团结,不要斗争,是右倾错误。这两种错误我们党都犯过,经验很痛苦。”

  • 3. 疾苦 - 贫困

    【贫困】释义:

  • 贫苦穷困。

    《韩非子·奸劫弑臣》:“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二》:“餘衍之蓄聚於府库者,境内多贫困之民。”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今百姓贫困,冗官至多,授任既轻,政事不举。”艾青《双尖山》诗:“一个世界两条道路,一条走向愚昧贫困,一条走向繁荣富强。”

  • 【相关词】   疾电飞影 《九思·疾世》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三疾 不徐不疾 不疾 不疾不徐 丘明之疾 业疾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疾 义疾 五疾 亚夫之疾 亟疾苛察 产疾 仇疾 伏案疾书 伏疾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