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使发怒。
《史记·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若武职官出名自辩,他们不容起来,反致激怒,弄坏了事。”
发怒,受刺激而发怒。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德强越来越变得老成而易于激怒了。”巴金《灭亡》第二章:“白天的事情还印在他底脑中,使他激怒起来。”
【激愤】释义:
激励发愤。
《孔子家语·困誓》:“吾闻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愤厉志之始於是乎在。”《后汉书·桓帝纪》:“激愤建策,内外协同。”
谓情绪激动,心情郁结。
《三国志·蜀志·李严传》:“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復,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激动气愤。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这当儿,战士们都非常着急地在院子里议论。全连队的人心情都是激愤的。”
激怒。
瞿秋白《赤都心史》一:“当时激愤了工人,挥起拳来就要上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