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积德
【全拼】 jī dé
【释义】
  • 积累的仁政或善行。

    《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红楼梦》第一二○回:“寧可咱们家出一位佛爷,倒是老爷太太的积德。”

  • 指积累仁政或善行。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晋潘岳《西征赋》:“庶人子来,神降之吉;积德延祚,莫二其一。”老舍《茶馆》第一幕:“常二爷,您是积德行好,赏给她们面吃!”

  • 指德行高尚的人。

    《国语·晋语七》:“毕故刑,赦囚繫,宥閒罪,荐积德。”韦昭注:“荐,进也;积德之士进用之。”

  • 【例句】 1、你今天做的好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无论怎样,去行善积德
    2、 宗教是诱导人们积德行善的力量吗?
    3、 今天我不知道哪里来的运气,碰到了你徐小姐了,这是我祖宗积德
    4、 积德自有好名声。
    【近义词】 1. 积德 - 积善

    【积善】释义:

  • 累积善行。

    《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餘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汉书·董仲舒传》:“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后汉书·邓寇传》:“功成身退,让国逊位,歷世外戚,无与为比,当享积善履谦之祐,而横为宫人单辞所陷。”唐韩愈《与孟尚书书》:“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积善道场随人做,伏愿老相公、老安人、小夫人万里程途悉安乐。”

  • 2. 积德 - 行善

    【行善】释义:

  • 做善事。

    《国语·周语上》:“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列子·说符》:“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蠹国害民,怨气腾天。”洪深《贫民惨剧》第四幕:“行善人,佛天保佑。”

  • 【反义词】 1.积德 - 积恶

    【积恶】释义:

  • 积久生厌;结下怨仇。

    《左传·襄公三十年》:“虽其和也,犹相积恶也,恶至无日矣。”《战国策·赵策一》:“今足下功力,非数痛加於秦国,而怨毒积恶,非曾深凌於韩也。”《吴子·图国》:“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

  • 累积恶行。

    《汉书·董仲舒传》:“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明刘基《春秋明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事父而蔑慎终之意不可以为子也。是事也,积恶之原也。”


  • 【相关词】 “积食 一积 不定积分 不积跬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 丰积 临界体积 乐高积木 乘积 云积 五积六受 交积 亩积 仞积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住房公积金 体积 体积比浓度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