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贮存。语出《淮南子·主术训》:“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虽涔旱灾害之殃,民莫困穷流亡也。”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上》:“商贾大者积储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清唐孙华《哭钱宗岐十四韵》:“一芥轻科第,千编富积储。”老舍《骆驼祥子》一:“他还强打着精神,不专为混一天的嚼谷,而且要继续着积储买车的钱。”
指累积储存的钱或物。
孙百刚《郁达夫外传》十二:“他们历年积储,为数不大,经过此番营造,不致有馀。”
【储蓄】释义:
将节余或暂时不用的钱或物积存起来以备应用。
《后汉书·章帝纪》:“故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唐吴兢《贞观政要·辩兴亡》:“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明陆垹《篑斋杂著·九边图论》:“增臺军之月给,教居民储蓄。”
今亦特指将钱存入银行。
冰心《分》:“我们应当替他储蓄教育费了,这笔款越早预备越好。”
指储存的备用资财。
《尉缭子·治本》:“夫在耘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唐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又今年虽旱,去岁大丰,商贾之家,必有储蓄。”宋范仲淹《宋故同州观察使李公神道碑铭》:“不如焚其储蓄,拥州民輦库帛,退守剑门。”沈从文《阿金》:“他只按照一个当地平常人的希望,要得到一种机会,将自己的精力和身边储蓄,用在一个妇人身上去。”
蓄积;储藏。
《朱子语类》卷三十:“问:‘天地储精,如何是储精?’曰:‘储谓储蓄。天地储蓄得二气之精聚,故能生出万物。’”明陆深《停骖寻摘抄续》:“至于绍定之灾,而书復闕矣。元氏亦有储蓄,至我朝文献日新,今秘阁所有者多宋元之旧。”叶圣陶《倪焕之》十六:“他想从此断念,在暑假里储蓄精力,待假期满了,比以前更努力地为学生服务。”
【积存】释义:
积聚留存。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编辑杂志之始》:“我起初以为这一种史实材料,是大家要看的,谁知销数并不见佳……也曾编到一年多吧,积存不少销不出去的《大事记》。”赵树理《三里湾·马家院》:“我前几天进城,听说各机关反对什么‘官僚主义’,上级派人来查法院积存的案件。”《人物》1981年第3期:“他还在夫人王人美的支持下,将自己积存的工资收入三万元,捐赠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作为奖金,赠发给品学兼优的学生。”
【积蓄】释义:
积聚;贮藏。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刑相生》:“﹝召公﹞亲入南亩之中,观民垦草发淄,耕种五穀,积蓄有餘,家给人足,仓库充实。”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幼年颇看经书,隐居不仕,惟以务农为活,积蓄多年,广有钱穀,家业颇丰。”巴金《利娜·第五封信》:“得了钱她们就积蓄起来,不给男人用。”
指积蓄的财物。
《史记·高祖本纪》:“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明唐顺之《凤阳等处灾伤疏》:“且江北人家素无积蓄,今岁原是子粒不收,起运京粮多从远处糴买,致之甚艰。”《红楼梦》第一一八回:“贾环本是一个钱没有的,虽是赵姨娘有些积蓄,早被他弄光了。”巴金《奴隶的心》:“他越想越苦恼,加以他做了多年的奴隶,并没有积蓄,赔不起这一笔钱。”
蕴积,蕴蓄。
唐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自笑我非天,生事多契阔。积蓄万古愤,向谁得开豁。”清梅曾亮《<柏枧山房集>自序》:“右军《兰亭》之咏,不殊常语;安仁《金谷》之诗,未闻好词。何者?意非积蓄,词由豪举。”
指蕴蓄的思想、情感。
宋文天祥《跋李龙庚殿策》:“君非碌碌,意积蓄必有深厚,故予独探其心表而出之。”
【积贮】释义:
积聚储存。
汉贾谊《论积贮疏》:“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餘,何为而不成。”《后汉书·仲长统传》:“船车贾贩,周於四方;废居积贮,满於都城。”李贤注:“《史记》:‘转轂百数,废居蓄邑。’注云:‘有所废,有所蓄,言其乘时射利也。’”清刘大櫆《乞公建义仓引》:“惟散财薄征为君上所宜行,而无补於小民之穷饿,故其科条虽具,要不若积贮之善也。”萧军《羊》三:“我眼见着那几十条我苦心积贮下的烟尾巴从我看海的窗口消没了。”
指积聚储存的谷物或钱财。
清姚鼐《书<货殖传>后》:“用刻剥聚歛无益习俗之靡,使人徒自患其财,怀促促不终日之虑,户亡积贮,物力凋敝,大乱之故,由此始也。”清昭槤《啸亭杂录·理足国帑》:“﹝宪皇﹞每令直省将天下正供糴米随漕以入,故仓庾亦皆充实,积贮可供二十餘年之用,真善为政理也。”郁达夫《出奔》:“原来董村西北角土地庙里,一向住有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尼姑,平常老在村里卖卖纸糊锭子之类,看去很像有一点积贮的样子。”
【蓄积】释义:
积聚;储存。
《荀子·荣辱》:“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餘财蓄积之富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或由年穀丰穰,而忽於蓄积。”唐陆龟蒙《五歌·刈获》:“古者为邦须蓄积,鲁饥尚责如齐糴。”侯金镜《漫游小五台·密林一日》:“工人们除了护林以外,当务之急,是盖房子,蓄积粮食。”
指积聚储存的财物。
《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唐韩愈《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墓志铭》:“在官四年,数其蓄积,钱餘於库,米餘於廪。”《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人家在尊府三十多年,可也还有蓄积,家里置些产业?”
蕴蓄;蕴藏。
汉陆贾《新语·术事》:“道术蓄积而不舒,美玉韞匱而深藏。”宋苏轼《谢欧阳内翰书》:“軾也远方之鄙人……不意执事擢为第二,惟其素所蓄积,无以慰士大夫之心。”清曾国藩《罗忠节公神道碑铭》:“﹝罗公﹞行军好相度山川脉络,又其讲求舆图之效,君子是以知公之功所蓄积者夙也,非天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