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时货币名。
《汉书·食货志下》:“天凤元年,復申下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贾直。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布……直货泉二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銖,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
货币的通称。
《晋书·食货志》:“日中为市,总天下之隶,先诸布帛,继以货泉,贸迁有无,各得其所。”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先王惧物之贵贱失平,而人之交易难准,又立货泉之法,以节轻重之宜。”《辽史·食货志下》:“辽之方盛,货泉流衍,国用以殷。”清许光治《凭阑人》曲:“榆筴赊春骄货泉,柳带禁寒贪乞棉。”
指财政。
唐元稹《授王播中书侍郎平章事兼盐铁使制》:“得非调阴阳抚夷夏者,不欲侵货泉之任;而主会计校盈虚者,不得参邦国之重乎?子将兼之,允在能者。”《旧唐书·王彦威传》:“彦威儒学虽优,亦勤吏事,然货泉之柄,素非所长。”
【货币】释义:
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王莽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宋苏轼《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策》:“后之世赋取无度,货币无法,义穷而诈胜。”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货币者,圣人之所以权衡万物之轻重,而时为之制。”《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货币在紧张地流通,商品在频繁地交换。”
谓钱财。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唐皮日休《九夏歌·纳夏》:“自筐及篚,我有货币。”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明皇至蜀,每思张曲江则泪下,遣使韶州祭之,兼齎货币,以恤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