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谓以极快的速度。
元朱凯《昊天塔》第二折:“莫不是大辽军马厮蹅踏,我与你火速的便去争杀。”《说岳全传》第四七回:“尔其火速来京,起復旧职。”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第一件事即将行李交与家人之外,火速乘一辆汽车奔往杜先生狱中去见他。”
【急切】释义:
紧要;迫切。
《后汉书·崔寔传》:“不彊人以不能,背急切而慕所闻也。”李贤注:“背当时之急切,而慕所闻之事,则非济时之要。”宋司马光《论夜开宫门状》:“自今宫殿门城门,并须依时开闭,非有急切大事,勿復夜开。”《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早料定这庙中除了劫财害命,定还有些伤天害理的勾当作出来,因急切要救安公子,且不能兼顾到此。”徐怀中《西线轶事》六:“每次见面以后,她总是怀着急切的心情,在等待着下一次见面的机会。”
仓卒;短时间。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急切钓不的沧海鲸鰲。”《红楼梦》第八七回:“寳玉站住再听,半日,又拍的一响……寳玉方知是下棋呢。但只急切听不出这个人的语音是谁?”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船开得也不慢,只是人太多,急切渡不完。”
【急速】释义:
迅速;立即。
汉贾谊《新书·瑰玮》:“此四者使君臣相冒,上下无别,天下困贫,奸诈盗贼并起,罪人蓄积无已者也,故不可不急速救也!”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刘晏为度支,专用果鋭少年,务在急速集事。”《水浒传》第四九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端木蕻良《乡愁》四:“他侄儿有病,让他急速回家。”
犹急躁,急于求成。
指仓卒间发生的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
【火急】释义:
形容极其紧急。
《北齐书·幼主纪》:“﹝帝﹞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徵夕办。”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二僧》诗:“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水浒传》第二回:“庄客报知史进,史进火急披衣,来到庄前。”峻青《黎明的河边》:“河西沿岸的好多村庄里,都响起了火急的钟声。”
【紧急】释义:
急迫;不容拖延。
晋傅毅《舞赋》:“弛紧急之絃张兮,慢末事之委曲。”《太平广记》卷六引唐无名氏《女仙传·樊夫人》:“其城渐窄狭……其广不三数丈,又不可攀援,势已紧急。”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有甚么紧急事,你説?”杨朔《鸭绿江南北》:“朴石东他们这支铁道部队也追过汉城,一路紧急抢修铁路。”
急速。
宋朱淑真《清平乐》词:“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元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嘆光阴忒紧急,嗟岁月苦奔驰。”
严密;严紧。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医药》:“治卒中,不省人事,牙关紧急,只是用苏合香丸。”《西游记》第三八回:“兄弟,前后门皆紧急,如何得入?”
【紧迫】释义:
急迫。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王土地》:“限期紧迫,速为尔父兄言之。”孙犁《秀露集·<从维熙小说选>序》:“但因为前些日子,为刘绍棠同志写序文时,过于紧迫,意犹未尽,颇觉遗憾。”
【缓慢】释义:
亦作“缓漫”。不迅速,迟缓。
《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唐孔颖达疏:“正直者失於太严,故令正直而温和;宽弘者失於缓慢,故令宽弘而庄栗。”唐皎然《诗式·诗有六迷》:“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漫而为冲澹。”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嬈,行步缓漫,多饰繁华。”汪东《法国革命史论》:“巴黎市民,不耐议院举动之缓漫,大举围议院。”巴金《寒夜》二九:“母亲也看得出他在用缓慢的脚步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