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军中以十人为火,共灶炊食,故称同火者为火伴。后泛指同伴。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唐元稹《估客乐》诗:“出门求火伴,入门辞父兄。”《水浒传》第四四回:“西山地面广阔,可令童威、童猛弟兄带领十数个火伴那里开店。”
【伙伴】释义:
元魏时军人以十人为火,共灶饮食,故称同火者为火伴。引申为同伴之意。后多写作“伙伴”。
艾青《双尖山》诗:“童年时候的伙伴,陪我攀登双尖山。”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七章:“我很高兴,她会成为我们的好同志,也会成为你最好的伙伴。”参见“火伴”。
夥伴: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小弟昨因送行醉酒,今日起迟,恐怕赶不上伙伴。”《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女子又復一笑説:‘只有你説的还有个伙伴在后边这句话倒是实话。’”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二章:“一会儿就找到了兰兰,找到了栓柱,找到一群小伙伴,就能捉到小鸟了。”
【同伴】释义:
犹同伙。谓共同参与其事。
《孔子家语·困誓》“吾之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矣”三国魏王肃注:“本与叔孙同伴者也。”《元典章新集·刑部·获贼》:“诸盗未发而自首者原其能捕获同伴者,仍依例给赏。”
伴侣,同行者。今指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
唐温庭筠《西州词》:“迴头语同伴,定復负情儂。”《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内中一个女子正色道:‘法师做醮,如何却説恁地话?’拉了同伴,转身便走。”瞿秋白《饿乡纪程》绪言:“我知我们黑甜乡里的同伴他们或者和我一样。”巴金《家》八:“有一个在跟同伴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