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积极、踊跃。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五:“刘仁静在河南,彭家兄弟桂秋、桂森在江西,都极其活跃。”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游击队一活跃,反动军阀就开始在乡村里驻兵。”巴金《随想录·小人、大人、长官》:“讲话的还是在干校里常见的那些人,他们今天可能还活跃。”
气氛、情绪蓬勃而热烈;使气氛、情绪蓬勃而热烈。
秦牧《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我总禁不住询问他们当时对朱总司令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里,这时候,他们的情绪可活跃了。”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四章:“﹝郭祥﹞尤其突出的是能够在伤病员中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起到了活跃情绪的作用。”
积极活动、运动。
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八章:“私请滇军,表面上虽受一顿挫,然戴戡、周沆等仍暗中活跃,助长公口,其初不过为请兵烘染。”杨朔《迎春词》:“他在熟睡着,他的思想却万分清醒地活跃着。”
【活泼】释义:
富有生气和活力。
曹禺《日出》第一幕:“﹝潘月亭﹞头发已经斑白,行动很迟缓,然而见着陈白露,他的年纪,举动,态度就突然变得又年轻,又活泼。”
灵活,不呆板;生动自然。
明吕坤《呻吟语·存心》:“心要从容自在,活泼於有无之间。”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河面有虫盈千累万,似蛇非蛇……有人捕养碗中,或截作两段,头尾仍游行活泼,经日不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侄儿先就头大了;偶然学着对个策,做篇论,那还觉得活泼些。”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芒种》三期也读过了,我觉得这回比第二期活泼些。”
气氛活跃热烈。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全课堂的空气非常活泼紧张。”草明《乘风破浪》第三章:“会议变得活泼起来。”
使具有生气和活力;使灵活。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位置》:“眼界关乎心境,人欲活泼其心,先宜活泼其眼。”《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白日里倒是走走散散,找人説谈;否则閒中望望行云,听听流水,都可活泼天机。”李石曾《无政府说》五:“如何可以运动血脉,如何可以活泼机体。”
指手头宽裕。
李準《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因为有几家解放后是活泼点,可人家也不一定买地。”
【灵活】释义:
敏捷;不呆板。
《三侠五义》第九八回:“正是侠客的行藏,一味的巧妙灵活;决不是卤莽灭裂、好勇鬭狠那一番的行为。”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他﹞眼睛虽然不大,却亮亮的显着灵活和聪慧。”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她比他矮不到半个头光景,身子灵活。”
善于应变;不拘泥。
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对偶语出於《诗》、赋,然西汉、盛唐,皆以意为主,灵活不滞。”毛泽东《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原则性要灵活执行。”柯岩《奇异的书简·船长》:“多么精细,多么科学!完全是科学家的逻辑!然而又多么灵活,多么有办法,简直像个出色的外交家。”
【呆板】释义:
死板;不灵活。
巴金《新生·四月五日》:“出世,成长,保身,传种以至死亡:所有的人都走这种呆板的单调的路。”冰心《三寄小读者》七:“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泼的,山是呆板的。”段荃法《杨老固事略》一:“杨老固的脑子虽然有些迟钝、呆板,但他对村里的任何变化都是很敏感的。”
【木讷】释义:
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
《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訥,近仁。”何晏集解引王肃曰:“木,质朴;訥,迟钝。”《后汉书·韦彪传》:“宜鉴嗇夫捷急之对,深思絳侯木訥之功也。”宋黄庭坚《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木訥赤子心,百巧令人老。”《明史·傅珪传》:“珪居閒类木訥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
泛指质朴,无文饰。
唐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文胜质,则綉其鞶帨;质胜文,则野於礼乐而木訥不华。”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一:“我听着他那木讷而低抑的声音……晓得他的内心是虔诚地在替德甫哀悼着的。”
指木讷的人。
唐林滋《木人赋》:“既无丧无得,亦不识不知。跡异草莱,其言也无莠;情同木訥,其行也有枝。”
【沉闷】释义:
(1)(天气、气氛等)使人感到沉重而烦闷。(2)(心情)不舒畅;(性格)不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