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毁訾
【全拼】 huǐ zī
【释义】
  • 亦作“毁疵”。亦作“毁訿”。亦作“毁呰”。毁谤;非议。

    《管子·形势解》:“毁訾贤者之谓訾,推誉不肖之谓讆。”《荀子·不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杨倞注:“疵,病也。或曰读为訾。”汉徐干《中论·核辩》:“孔子曰:小人毁訿以为辩,绞急以为智。”《百喻经·叹父德行喻》:“犹如世间无智之流,欲讚人德,不识其实,反致毁呰。”唐贾岛《辩士》诗:“辩士多毁訾,不闻谈己非。”宋苏轼《代滕甫辨谤乞郡书》:“况臣受知於陛下中兴之初,効力於众人未遇之日,而乃毁訾不忌……此臣所以涕泣而自伤者也。”

  • 【例句】
    【相关词】 “毁青春” 不屑毁誉 不毁之制 人道毁灭 以毁为罚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众毁 众毁所归 众毁销骨 伤毁 侵毁 倾毁 全毁 兴毁 兵毁 冲坚毁锐 冲毁 凋毁 减毁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