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徽帜
【全拼】 huī zhì
【释义】
  • 同“徽识”。《汉书·王莽传上》:“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颜师古注:“徽帜,通谓旌旗之属也。”《文选·左思<魏都赋>》:“徽帜以变,器械以革。”张载注:“《礼记》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鲁迅《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然而,单说是‘爱文学’而没有明确的观念形态的徽帜的‘绥拉比翁的兄弟们’,也终于逐渐失掉了作为团体的存在的意义,始于涣散,继以消亡。”参见“徽号”、“徽识”。

  • 泛指标志。

  • 【例句】 1、?肮垡?孛姥?兰劢峁?允荆河跋焯烊焕?读纸?懊姥е柿康闹饕?肮勖姥б?赜惺鞲尚翁?⒘久芏取⒘窒虏阕芨嵌取⒘窒虏愀叨取⒆匀??蜕?鞅浠?
    【相关词】   林徽因  林徽因 三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徽 会徽 余徽 党徽 军徽 刘徽 前徽 司马徽 嗣徽 四大徽班 团徽 国徽 夏侯徽 大姒嗣徽音,则百思南 大姒嗣徽音,则百思南” 大姒嗣徽音,则百思南”。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