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黄口
【全拼】 huánɡ kǒu
【释义】
  • 雏鸟的嘴。借指雏鸟。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南朝齐谢朓《咏竹诗》:“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唐元稹《有鸟》诗之十四:“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清卓尔堪《题脊令图》诗:“汝雏旦暮啼黄口,汝魂血污归故乡。”

  • 指幼儿。

    《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高诱注:“黄口,幼也。”《新唐书·百官志一》:“每岁孟春上其籍,自黄口以上印臂。”清吴嘉纪《堤决》诗之五:“暮年辛苦饲孤孙,黄口命倚白头存。”阿英《夜》:“孤儿寡妇的哀号,白发黄口的凄吟,一切的经过,又完全涌上心头。”

  • 【例句】 1、体型中等、体色由灰到的海豹,鼻部两边均有耸起的毛发;产于北冰洋。
    2、 金翅科金翅属的几种鸣禽。尾短,有凹,羽衣较,
    【相关词】 ;黄忠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炎黄之战”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黄钺”   黄皮   黄继光  雌黄  黄山  黄帝  黄月英  黄果树大瀑布  黄潇潇  黄继光  黄色  黄飞虎 《大黄蜂》 《满城尽带黄金甲》 《紫禁城的黄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