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地送别。多用于集体方式。
欧阳山《高干大》第五章:“欢送大会就在乡政府前面那块坪台上开。”
【迎接】释义:
客人到来时,先期前往等候。
晋王献之《桃叶歌》之二:“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宋范仲淹《耀州谢上表》:“且言初入界时,见迎接之人,叩头为贺。”丁玲《梦珂》二:“这时他已看见梦珂一人从旅馆里出来,跳下车便跑去迎接。”
比喻作好准备,等候某一情况的发生或时节的到来。
徐怀中《西线轶事》三:“母亲疼爱地望着女儿,她将怎样去迎接战火纷飞的考验呢?”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凤凰堡这个艰苦创业的小社,迎接第一个金色的秋天。”如:迎接战斗;迎接国庆。
【送别】释义:
送行;告别。
唐祖咏《别怨》诗:“送别到中流,秋船倚渡头。”元张昱《赠沉生还江州》诗:“客里登临俱是感,人间送别不宜秋。”碧野《芦沟桥情思》:“据说芦沟桥和西安的灞桥一样,古时都在桥边折柳送别。”
【送行】释义:
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和他告别,看他离去。
唐杜甫《新安吏》诗:“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汤镇臺﹞起程之日,闔城官员都来送行。”巴金《中岛健藏先生》:“昨天日本小说家井上靖先生经过上海回东京,我到机场送行。”
犹饯行。
《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坚决要行,孔太公安排筵席送行。”《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明天上了岸,大人们一齐要高升了,一杯送行酒是万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