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胡旋舞
【全拼】 hú xuán wǔ
【释义】
  • 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中亚的康国,唐时传入,以各种旋转动作为主。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俳优》:“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於一小圆毬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於毬子上,其妙如此也。”《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胡旋舞,舞者立毬上,旋转如风。”唐白居易《胡旋女》诗:“弦鼓一声双袖举,迴雪飘颻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宴罢归来胡旋舞,丹青写入画图看。”清赵翼《儿辈为余暖寿》诗:“惊掌临风胡旋舞,返腰贴地倒剌身。”

  • 【例句】 1、唐诗中所描绘的"旋舞"、"腾舞"、"柘枝舞"以及当时乐舞风习,在今日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的歌舞活动中,似乎都能看到先人们的"舞影"的遗存。
    2、 和史书、唐诗关于"旋舞"、"腾舞"的记述多有相似之处,正是西域古乐舞的风范。
    3、 而技巧的运用,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腾舞"、"旋舞"、"柘枝舞"中,那些跳跃、旋转以及腰部的各种技艺。
    【相关词】 β胡萝卜素 “一派胡言 “五胡乱华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胡椒  胡汝鼎  胡适 、胡萝卜、 《从胡须说到牙齿》 《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 一口胡柴 一地胡拿 一地里胡拿 一塌胡涂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一榻胡涂 一派胡言 三胡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