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胡琴
【全拼】 hú qin
【释义】
  • 古乐器名。古代泛称来自北方和西北各族的拨弦乐器,有时指琵琶,有时指忽雷等。约宋元开始,亦为拉弦乐器之称。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文宗朝,有内人郑中丞善胡琴,内库有二琵琶,号大小忽雷,郑尝弹小忽雷。”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宋曾巩《明妃曲》诗之二:“直欲论情通汉也,独能将恨寄胡琴。”元杨维桢《张猩猩胡琴引序》:“胡琴在南为第二絃子,在北为今名,亦古月琴之遗制也。”《元史·礼乐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 今戏曲中所用的弦乐器。琴筒一端蒙蛇皮,筒上装琴杆,杆端设木轸二,从木轸到筒底张弦二根,以竹弓张马尾,放在两弦之间拉动。有二胡、京胡、板胡、四胡等不同形制。

    叶圣陶《隔膜·恐怖之夜》:“忽然有胡琴的声音了,想是沿河乘凉的人拉的。”

  • 【例句】 1、二胡也称胡琴,宋代典籍中图录的"奚琴",
    2、 五多手上拿得有一把胡琴,崭新的样子,这是做梦也不曾遇到的一个好家伙。
    3、 胡琴
    4、 “拉胡琴的是大表哥,”琴接着加了一句。
    【相关词】 β胡萝卜素 “一派胡言 “五胡乱华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胡椒  胡汝鼎  胡适 、胡萝卜、 《从胡须说到牙齿》 《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 一口胡柴 一地胡拿 一地里胡拿 一塌胡涂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一榻胡涂 一派胡言 三胡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