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鸿胪
【全拼】 hónɡ lú
【释义】 1.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及汉初称典客,景帝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北齐始置鸿胪寺,唐一度改为司宾寺,南宋﹑金﹑元废,明复之,清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 2.指该官署官员。
【例句】 1、鸿
2、 鸿井刻石作为唐王朝有效对东北渤海政权行使统治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意义。
3、 鸿
4、 本文对先秦、秦汉时期大鸿官职的渊源及职能演变作一考略。
【相关词】 “鸿门宴”  李鸿章  鸿蒙 《鸿门宴传奇》 三万里孤鸿明灭数千载光阴荏苒 业峻鸿绩 丹鸿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九鸿 二鸿 云鸿 人似秋鸿 人似秋鸿来有信 人似秋鸿来有信, 何鸿燊 便鸿 俞飞鸿 信鸿 八鸿 冥鸿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