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河洛
【全拼】 hé luò
【释义】
  • 亦作“河雒”。黄河与洛水的并称。

    《史记·郑世家》:“和集周民,周民皆説,河雒之閒,人便思之。”汉班昭《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明方孝孺《御赐训辞记》:“虽河洛之所出,龙龟之所负,何以过于此哉?”

  • 指黄河与洛水两水之间的地区。

    南朝梁江淹《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河洛。”《南史·宋纪上·武帝》:“时帝将镇下邳,进兵河洛,及徵使至,即日班师。”王闿运《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谁谓弗彰?河洛是仪。”

  • 指洛阳。

    《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李善注:“东都有河南洛阳,故曰河洛也。”唐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天下之大都有五,而河洛总其中。”

  • 指洛水。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清顾炎武《日知录·湘君》:“江湘之有夫人,犹河雒之有虙妃也。”

  • 河图洛书的简称。

    三国魏曹丕《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盖河洛写天意,符讖述圣心。”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罗惇曧《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杨侃称‘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讖之类,谓之内学,河洛之书,谓之灵篇。’”

  • 亦作“河落”。即饸饹。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热洛河》:“今齐鲁间以蕎麦作麪食,名河洛。”赵树理《邪不压正》一:“生客细客吃挂面,熟客粗客吃河落。”参见“河漏”。

  • 【例句】 1、覆盖莱茵两岸奥伯海因格拉本平原与下莱茵盆地之间65公里(40英里)的地区,包括60座城镇和众多的城堡、修道院、要塞及勒赖岩石。
    2、
    3、 他们过了,圣爱山落在他们后面了。
    4、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口齿伶俐的导游,他领着我们匆匆穿过浮华纤巧的可可式和华而不实的维多利亚式的有迪斯尼动画建筑色彩的公园,我却渴望着湄南的宁静节奏。
    【相关词】 -河马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楚河汉界” “长河” “长河”,  河蟹 。河清海晏 《呼兰河传》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江大河》 《悲伤逆流成河》 《浪淘沙·北戴河》 《清明上河图》 《湄公河行动》 《西小河的夏天》 《银河护卫队》 《银河补习班》 《黄河》 《黄河象》 一河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