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形骸变化。
《庄子·大宗师》:“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郭象注:“以变化为形之骇动耳,故不以死生损累其心。”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潜谢不住,岂非自生入死,自有入无之谓乎。故其言曰,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愤死。”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