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海禁
【全拼】 hǎijìn
【释义】
  • 指明清两代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所采取的措施。

    明唐顺之《条陈水运事宜》:“今岁夏间,圣明念辽人之饥,弛海禁,运米賑之。”清黄遵宪《番客篇》:“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鱷。”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广州是中国开放海禁最早的地方,这是帝国主义最初侵入中国的门户。”

  • 【例句】 1、海禁大开
    2、 明代至清初的海禁与海防政策,曾经使中国一度从海洋退缩,但民间的海洋传统并未被阻断。
    3、 海禁
    4、 就政策的层面,拓垦的过程中,涉及在台武员私置田产,自立垦号「张兴」垦界外土地,挑战清初对台之海禁与山禁政策,私下包庇偷渡垦民来台,违法越界私垦等问题。
    【相关词】 -“海神”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下海”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大海蛇” “海容 “海巴夏” “精卫填海”   《海贼王》   海豚  《她从海上来》  《山海经·海内北经》  《山海经》  《老人与海》  上海迪士尼  利勃海尔  定海珠  海上油井  海牛目  海绵宝宝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