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过庭
【全拼】 ɡuò tínɡ
【释义】
  • 《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后因以“过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

    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宋沉作喆《寓简》卷四:“白(李白)方幼穉,而其父首诲以靡丽放旷之词。然则白之狂逸不羈,盖亦过庭之所致也。”清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先赠承德尚室司丞加赠奉直大夫尚室司少卿制》:“以忠义勉其子,过庭多长者之言。”

  • 以喻长辈的教训。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

  • 【例句】 1、回家来节这件事原来对她的一点点罗曼蒂克的魅力,即刻就烟消云散了。
    2、 1955年曾又开一次
    3、 我游寺,又冒着星星点点细雨游了一次黑龙潭,这都是看茶花的名胜地方。
    【相关词】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叫人肝肠寸断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 “过犹不及。   看过  不过  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小猪佩奇过大年》 《过年啦》 《过零丁洋》 《高轩过》 一带而过 一笑而过 一笔带过 一过不父 七贤过关图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三过 三过其门而不入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