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一定的时限。
《礼记·玉藻》:“亲老,出不易方,復不过时。”《太平广记》卷二一八引唐李亢《独异志·华陀》:“又有女子极美丽,过时不嫁。”宋刘克庄《扶胥》诗之二:“臺家今岁筹边急,黄帕封香已过时。”明冯梦龙《酒家佣·姊弟式庐》:“婚姻之事,岂可过时?”王西彦《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谁知道这家公立医院的麻药针剂已经过时,因此在进行手术的时候,他受尽痛楚,险些丢掉性命。”
过去相当时间以后。
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儆戒·六悔》:“寇莱公《六悔铭》:官行私曲,失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艺不少学,过时悔;见事不学,用时悔;醉发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
过去流行现在已经不流行;陈旧不合时尚。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可是我穿衣服的脾气,这六个月工夫,子明,你该摸着的了。稍为过时,稍为难看一点的衣服,我穿不穿?”丁玲《梦珂》:“第一是表姐提议到她的那件黑线呢长袍样式已过时,应当还长些。”
【落伍】释义:
掉队。如:他不愿落伍,拼命地加快步伐,追上了连队。
比喻人或事物落在时代发展和形势要求的后面。
老舍《骆驼祥子》十四:“那些老友的穿戴已经落伍。”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四章:“老郑,我怎么配帮助晓燕?我现在落伍啦。”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土改的时候还能跟在大伙后头跑,现时落伍啰,跟不上党团员年轻人了。”
【落后】释义:
在行进中落在同行者后面。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你且先行,教小姐权时落后。”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每行军必争前锋,耻落后。”杨朔《木棉花》:“落后的人们慌慌张张向前奔跑,害怕耽误火车。”
不如人。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原来是三年不肯往杭州,闪的我落后,有国难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元来焦大郎固然本性好客,却又看得满生仪容俊雅……料不是落后的,所以一意周全他。”
迟慢;拖延。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你为甚不肯上坟坵,枉教那一二千人都落后。”元本高明《琵琶记·牛相派人接伯喈家眷》:“这一封柬子,外有金银钱米与你作盘缠,休要落后了。”
怠慢。
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劝解公婆争吵》:“寧可饿死奴家,决不将公婆落后了。”
指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
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国太落后,现代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只占百分之十左右,需要用极大的努力,才能使国家现代化。”周而复《印第安人》:“殖民统治的结果,留下的是死亡、贫穷和落后!”
犹后来,最后。
《元朝秘史》卷二:“房里、车里、牀下都搜遍了,落后搜到载羊毛的车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只见一箇人落后走来,望着员外妈妈施礼。”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吴一粟更觉到了他自己做得过火,所以落后倒反向她赔了几个不是。”
【过期】释义:
超过期限。
《左传·僖公十七年》:“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杜预注:“过十月不产。”宋陈师道《上曾枢密书》:“远戍之卒,过期不还。”潘垂统《讨债》:“咸亨当里底一条棉被和二件破棉袄,快过期了。”
【时兴】释义:
犹入时。
一时流行;一时流行的。
清李渔《凰求凤·悟奸》:“昨日新做两件汗衫,绣了时兴花样。”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三四:“据说那是重庆最时兴的打扮。”梁斌《红旗谱》三九:“革命革得开通了,大地方时兴男女自由。”
【时髦】释义:
当代的俊杰。
《后汉书·顺帝纪赞》:“孝顺初立,时髦允集。”李贤注:“《尔雅》曰:‘髦,俊也。’郭璞注曰:‘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宋陆游《除制司参议官谢赵都大启》:“兹盖伏遇某官学窥圣域,望冠时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迂直之论,固知为时髦所不喜,而安危所繫,曷敢不冒死一言。”
新颖趋时。
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攻破实验关》:“实验这两个字于今是时髦极了。”何其芳《我们的历史在奔跑着》诗二:“她很快地熟悉了新的事物,会给自己做一些时髦的衣服。”
【流行】释义:
广泛传布;盛行。
《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祅教流行外域,延入中国,蔓衍如此。”《英烈传》第五回:“谁想天灾流行,疫癘大作。”马南邨《燕山夜话·“放下即实地”》:“它大概是编书人根据一些流行的故事,结合了自己的切身经验写出的。”
传递;运行。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觴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宋苏轼《与王定国书》:“使气流行体中,痒痛安能近人也。”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巖墙之必压,坎陷之至凶,摘埴索涂,都忘趋避,甚且不知虎狼之可以食人,鴆毒之可以致死。”
移动;流动。
《艺文类聚》卷一引晋杨乂《云赋》:“随风徘徊,流行菴蔼。”清张锡祚《赠涧上僧》诗:“道人了观化,心止神流行。”宋之的《草原颂歌》:“这儿,在草地上有一条河,它名叫北河,是黄河的支流,它流行得很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