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国语
【全拼】 guóyǔ
【释义】
  • 指本族或本国共同使用的语言。

    《隋书·经籍志一》:“又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録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元史·显宗传》:“抚循部曲之暇,则命也灭坚以国语讲《通鑑》。”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故命文臣依国语製国书,不用蒙古、汉字。”

  • 我国旧时称普通话为国语。

  • 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 【例句】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附有英文字幕, 广东话/国语作品必须另附有中文字幕)
    2、 国语运动
    3、 科学工作者必须精通几门外国语
    4、 本国语,不规范语一个民族普通的语言;地方话
    【反义词】 1.国语 - 外语

    【外语】释义:

    外国语。

    2.国语 - 方言

    【方言】释义:

    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

    3.国语 - 雅言

    【雅言】释义:

  • 雅正之言。古时指通语,同方言对称。

    《论语·述而》:“《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杨伯峻注:“雅言,当时中国所通行的语言。”刘师培《文章源始》:“言之文者,纯乎雅言者也。”自注:“仪徵阮氏曰:‘雅言者,犹今官话也。“雅”与“夏”通,“夏”为中国人之称,故“雅言”即中国人之言。’”

  • 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北史·魏纪二·太武帝》:“萧何之对,非雅言也。”

  • 高雅的言辞。

    唐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诗:“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清章学诚《方志立三书议》:“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簿牘,皆不可用;然捨是二者,则无所以为史矣。”陈毅《开国小言》诗:“奇景要大作,开国待雅言。”


  • 【相关词】 .英国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中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倭国” “国宝” “天朝上国” “帝国 “黑暗之国”   《中国机长》   中国   中国狸花猫   国王   美国  《中国姓氏大辞典》  《西游记女儿国》  三国  中国  周国钢  国王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