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国家
【全拼】 guójiā
【释义】
  • 统治阶级实行阶级压迫和实施统治的组织。古代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也以国家为国的通称。

    《易·繫辞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赵岐注:“国谓诸侯之国,家谓卿大夫也。”唐柳宗元《封建论》:“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 公家;朝廷。

    《梁书·贺琛传》:“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求待国家兵到,吾等即降。”《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国家至道三年,詔书亲郊圜丘,以太祖、太宗并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凡国家营建之事,董其役,御前所用铜锡木铁之器日取给焉。”

  • 犹言“官家”。指皇帝。

    《东观汉记·祭遵传》:“国家知将军不易,亦不遗力。”《晋书·陶侃传》:“国家年小,不出胸怀。”

  • 诸侯卿大夫所受封地上的城邑。

    《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 京城,首都。

    《后汉书·朱儁传》:“国家西迁,必孤天下之望。”

  • 【例句】 1、一大批非洲独立国家应运而生。
    2、 类似地,白色在西方代表着纯洁与祥和,但在亚洲一些国家里则被用在葬礼中。
    3、 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
    4、 一系列国家的代表要求发言。
    【近义词】 1. 国家 - 国度

    【国度】释义:

  • 国家的法度。

    汉崔駰《司徒箴》:“尹氏不堪,国度斯衍。”

  • 国家的用度。

    南朝梁武帝《重答御讲启敕》:“缘边未入,国度多乏。”

  • 国家。

    清陈天华《警世钟》:“你看中国地方这么样大,可算是世界有一无二的国度了。”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二》:“就在同时代,同国度里,说话也会彼此说不通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 【相关词】 .英国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中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倭国” “国宝” “天朝上国” “帝国 “黑暗之国”   《中国机长》   中国   中国狸花猫   国王   美国  《中国姓氏大辞典》  《西游记女儿国》  三国  中国  周国钢  国王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