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认为礼仪事关国体,必须严明,谨防僭越,故称。
《后汉书·孔融传》:“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所采取的军事及其它方面的防御措施。
《宾退录》卷二引宋张载解《诗·卷耳》:“闺閫诚难与国防,默嗟徒御困高冈。”梁启超《新民说》十四:“若无国防,则国难屡起,民将不得安其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三:“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民防】释义:
1. 在发生敌人进攻、阴谋破坏或其他敌对行动(例如空袭)的情况时,由民政当局组织居民进行的防护措施和紧急救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