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国本
【全拼】 guóběn
【释义】
  • 立国的基础。

    《礼记·冠义》:“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宋陈亮《廷对》:“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元宵灯》:“招徠天下富商,以实国本。”郭沫若《羽书集·关于华北战局所应有的认识》:“要强制地除掉它们吧,同样要流血,要发出剧痛,而且‘还恐把它们的毒素逼入深部以动摇国本’。”

  • 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

    《唐大诏令集·册遂王为皇太子文》:“建立储嗣,崇严国本。”《宋史·理宗纪》:“景献太子薨,寧宗以国本未立,选太祖十世孙年十五以上者教育。”

  • 指国家藏本。

    唐韩愈《画记》:“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絶人事而摸得之。”

  • 【例句】 1、他首倡“恃商为国本”,主张学习西方,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真正揭开了批判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的序幕。
    2、 反腐败斗争关系国本, 一定要长抓不懈。
    3、 其主要问题是颠倒了“国本”与“校本”的关系,片面夸大“校本”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4、 每个委员会或议会是由另外一些委员会或议会加以牵制,从而保证能以法治为国本,即使赔上失去一点行政效率的代价。”
    【近义词】 1. 国本 - 国脉

    【国脉】释义:

  • 见“国脉”。

  • 亦作“国脉”。国家的命脉。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是以身常安,而国脉永。”宋陈亮《廷对策》:“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在内则有南北交争,在外则有强邻危我国脉,故万不能不采一有力之方法以救吾国也。”

  • 2. 国本 - 邦本

    【邦本】释义:

  • 国家的根本。

    《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孔颖达疏:“民惟邦国之本,本固则邦寧。”后因以“邦民”指人民。唐杜甫《入衡州》诗:“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明张瀚《松窗梦语·宦游记》:“年飢发粟賑济,此恩施困穷,培植邦本至意。”

  • 【相关词】 .英国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中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倭国” “国宝” “天朝上国” “帝国 “黑暗之国”   《中国机长》   中国   中国狸花猫   国王   美国  《中国姓氏大辞典》  《西游记女儿国》  三国  中国  周国钢  国王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