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公函
【全拼】 gōnghán
【释义】
  • 平行的机关、团体间来往的公文函件。亦泛指公家的函件。

    冰心《斯人独憔悴》:“一个礼拜以后,南京学堂来了一封公函,报告开学的日期。”

  • 【例句】 1、公函申诉
    2、 慰问公函
    3、 公函
    4、 她拿掉公函上的带子,拆开信封,手在颤抖。
    【近义词】 1. 公函 - 公文

    【公文】释义:

  • 处理或联系公务的文件。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一》:“苞苴盈於门庭,聘问交於道路,书记繁於公文,私务众於官事。”《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輒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径来湖南潭州府,下了公文,同来寻崔寧和秀秀。”清李渔《奈何天·密筹》:“﹝内高声禀介﹞湖广宣抚使衙门,有公文投进。”柳青《铜墙铁壁》第六章:“‘昨黑夜堡里来了公文。’二木匠站在坡上说。”

  • 复姓。

    春秋时有公文氏。见《左传·哀公十四年》。

  • 2. 公函 - 公牍

    【公牍】释义:

  • 公文。

    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误助》:“今人有复名而单书一字者,刘韶美名仪凤,守蜀郡,尝有公牘至省部,单书一仪字。”清薛福成《出使四国公牍序》:“公牘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则曰咨呈;曰札文,曰批答,上行下之辞也。”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凡朝廷之詔旨,臣工之章疏,本管之上下文移,隔省之关提、照会,统谓之公牘。”章炳麟《文学论略》:“以比类知源为要者,典章是也;以便俗致用为要者,公牘是也。”鲁迅《华盖集·答KS君》:“倘要开头,他们还得有一个更通古学,更长古文的人,才能胜对垒之任,单是现在似的每周印一回公牍和游谈的堆积,纸张虽白,圈点虽多,是毫无用处的。”

  • 指官方的记载、文告等。

    姚华《论文后编·源流》:“无韵之作随其所志,各自成名,大抵公牘私著,两别而已。公牘变於《尚书》,私著畅於诸子。”

  • 3. 公函 - 文移

    【文移】释义:

    1.文书﹐公文。
    【反义词】 1.公函 - 便函

    【便函】释义:

  • 机关团体发出的形式比较简便、非正式公文的信件,区别于公函。如:对方发来便函,通知我们开会的日期。


  • 2.公函 - 私信

    【私信】释义:


    【相关词】 .公分 .公里 .平方公里 “公主 “叶公好龙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珍重兴公徒有赋,石梁深处是君行。”   和敬公主   莉亚公主   豌豆公主  《爱情公寓》  亚曼拉公主  平阳公主  庞德公  据报道,“追梦者”迷你航天飞机机身结构亮相,内华达山脉公司将在年内开启“追梦者”航天飞机的轨道飞行  爱丽丝公主  老公  茜茜公主 《侏罗纪公园》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