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释义:
景象。
南朝齐王融《秋胡行》:“光阴非或异,山川屡难越。”宋苏轼《二月三日点灯会客》诗:“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
时间;岁月。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流水。”唐韩偓《青春》诗:“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明李贽《复邓石阳》:“年来每深嘆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餘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餘以自润。”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这一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阴。”
光亮、光芒。
唐王度《古镜记》:“见龙驹持一月来相照,光阴所及,如冰著体,冷彻腑臟。”
【岁月】释义:
年月。泛指时间。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閒,犹可得延岁月之寿。”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岁月如流,零落将尽。”唐白居易《重赋》诗:“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鲁迅《书信集·致沉兼士》:“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
指短时间。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诸田宗彊,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新唐书·薛收传》:“两贼连固,则伊洛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各国发明机器者,皆积数十百年始能成一物,仿而造之者,岁月之功已足。”
【工夫】释义:
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艺文不贵,徒消工夫。”唐杜荀鹤《秋日闲居寄先达》诗:“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鬢上知。”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
指化费时间和精力后所获得的某方面的造诣本领。
唐韩偓《商山道中》诗:“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宋陆游《夜吟》之二:“六十餘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赵树理《三里湾》三二:“劳动也不是一天就能练出工夫来的!”
犹工作。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今日我家里不曾做得了工夫,不好造次住得。”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使彼代公做一二分预备工夫,亦於公何损焉。”茅盾《子夜》二:“你们要分头到工人中间做工夫。”《红色歌谣·我们穷人心连心》:“白天下田做工夫,夜里个个是红军。”
时间;时光。
唐元稹《琵琶诗》:“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词:“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清李渔《巧团圆·途穷》:“我急急赶去交卷,好进科场,那有工夫讲话。”刘半农《瓦釜集·<手攀杨柳望情哥词>小序》:“又采到了短歌三四十首,长歌两首,至今还没有工夫整理出来。”
理学家称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为工夫。
《朱子语类》卷六九:“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明黄绾《明道篇》卷一:“至仲尼出,而大明厥韞,以知止之止指心体,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皆艮止、执中之正脉。”
役夫;役徒。
《晋书·范宁传》:“又下十五县,皆使左宗庙,右社稷,準之太庙,皆资人力,又夺人居宅,工夫万计。”
【时间】释义:
犹眼下,一时。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时间尚在白衣,目下风云未遂。”凌景埏校注:“时间,指目下,目前。”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虽则时间受窘,久后必然发跡。”《水浒传》第七回:“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犹立即,马上。
《西游记》第四回:“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牀定坐不成。”
对空间而言,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续不断的系统。
瞿秋白《饿乡纪程》二:“不知道自己的转变在空间时间中生出什么价值。”艾青《给太阳》诗:“你是时间的锻冶工,美好的生活的镀金匠。”
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北平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秦牧《<语林采英>后记》:“腾出时间写这么一本小书,就可以督促自己进行学习。”
指时间里的某一点。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时间是一个最理想的北平的春天下午,温煦而光明。”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二:“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都没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