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隔】释义:
分离阻隔。
三国魏曹植《离友》诗:“感离隔兮会无期,伊鬱悒兮情不怡。”晋赵至《与嵇茂齐书》:“去矣嵇生,永离隔矣!”宋赵鼎《满江红·南渡泊舟仪真江口》词:“肠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隔。”
指隔阂,不团结。
《三国志·蜀志·蒋琬传》:“寇难未弭,曹叡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周书·贺拔胜传》:“若骨肉离隔,自相猜贰,则图存不暇,安能制人?”宋范仲淹《与朱氏书》:“勿以妇人之言渐生离隔。”
指使不和睦,不团结。
《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周义》:“兄不仁,离隔人室家。”
【分开】释义:
使人或物不聚在一起。
《金瓶梅词话》第九回:“那西门庆不听万事皆休,听了此言,正是:‘分开八块顶梁骨,倾下一桶寒冽水。’”《文明小史》第三回:“当下到得明伦堂上,人头挤挤,议论纷纷,他便分开众人,在地当中摆下一张桌子。”邹韬奋《萍踪忆语》二四:“即在电车上,黑人也另有一小节座位分开。”丁玲《母亲》:“她近日似乎同曼贞好了许多,原因是曼贞已经分开住,自己料理一切,同时又总还照顾她的上学的孩子们。”
犹岔开。
《红楼梦》第二十回:“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可那里敢挑他呢?’寳玉不等説完,忙用话分开。”
【合并】释义:
见“合并”。
亦作“合併”。结合到一起。
《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元典章·户部三·分析》:“钦奉圣旨条画,壬子年合併抄上户计自愿析居各另者,听从民便。”清曾国藩《母弟温甫哀词》:“两逆党者,合併为一。”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五:“第四队的队长是徐梓,是派到第八战区的,经过河南向西安一带活动。后来似乎和抗剧第三队合并了。”
犹聚会。
汉王粲《杂诗》:“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唐韩愈《与孟东野书》:“各以事牵,不可合并。”清顾炎武《赠人》诗:“同在天地间,合并安可得。”
【接触】释义:
碰上;挨上;牵涉。
梁启超《新民说·释新民之义》:“耳目所接触,脑筋所濡染……皆使之有可以为一个人之资格。”萧红《桥·烦扰的一日》:“他没有鞋子,并且他用裸露的膝头去接触一些冬天的石头。”袁静《伏虎记》第十回:“如今,在夜幕的笼罩下,只有和天空接触的地方,才显出曲曲折折的轮廓。”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一章:“于是,谈话就接触到起义的一些具体问题了。”
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
冰心《我的邻居》:“大学一年级的班很大,我同她接触的机会不多。”徐怀中《西线轶事》一:“因为工作上无法分开,男女同志之间接触很平常。”
犹接火。用枪炮互相射击。
沈从文《会明》:“他期待前线的接触,却又并不因为这些事。”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二章:“由你团派一个营同敌人保持接触,边打边撤。”
【隔离】释义:
隔断。
唐杜牧《阿房宫赋》:“覆压三百餘里,隔离天日。”
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
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夺取平津之后,依靠其野蛮的武力……利用中国国民党对于广大劳动民众的隔离,毫无疑义将继续坚持其大规模进攻的方针。”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二章:“她只好躺在床上看书,暂时与沸腾的外界隔离。”
把患传染病的人、畜和健康的人、畜分开,避免接触。
【隔绝】释义:
阻隔;隔断。
《汉书·西域传赞》:“西域诸国……与汉隔絶。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三国志·魏志·郭淮传》:“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絶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宋苏轼《策略四》:“夫宽深不测之量,古人所以临大事而不乱,有以镇世俗之躁,盖非以隔絶上下之情,养尊而自安也。”叶圣陶《夜》:“不接触女儿女婿的声音笑貌,虽只十天还不到,似乎已隔绝了不知几多年。”
断绝。
《史记·南越列传》:“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絶器物。”《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其秋胡妻,自夫游学已后,经歷六年,书信不通,音符隔絶。”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题记》:“而我和文学方面隔绝,也已经三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