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干理
【全拼】 ɡàn lǐ
【释义】
  • 治理;料理。

    《三国志·蜀志·张裔传》:“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理敏捷,是中夏钟元常之伦也。”《陈书·谢岐传》:“时军旅屡兴,粮储多闕,岐所在干理,深被知遇。”明张居正《召见纪事》:“至于国家事务,臣当尽忠干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君干理家事毕,妾当自至。”

  • 谓干练有理事之才。

    《三国志·魏志·和洽等传评》:“和洽清和干理,常林素业纯固。”《陈书·沉君理传》:“君理招集士卒,脩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旧唐书·杜正伦传》:“正伦出入两宫,参典机密,甚以干理称。”

  • 【例句】 1、堂·罗伯托是个知书识的人,你当然不能指望他出这种肮脏勾当。
    2、 当英王查在伦敦塔内用刀子捅死另一个王的当口,当他动手勒死那两个小孩之前就曾经说过:正事要紧。
    【相关词】 “干爹”   松赞干布  干 《全频带阻塞干扰》 《全频段阻塞干扰》 一干 一干一方 一干二净 一干人 一干人犯 三国干涉还辽 三干 三门干部 上干 不干 不干不净 不干不凈 不干事 不干净 不干凈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