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而收缩;不丰满。
《水浒传》第四回:“如今教洒家做了和尚,饿得乾瘪了。”叶紫《杨七公公过年》:“孩子们……躺在舱板上抱着干瘪了的肚皮哇啦哇啦地哭起来。”郭小川《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生活的重负,使她的皮肉变得干瘪。”
【干枯】释义:
失去水分而枯槁。
唐杜甫《大麦行》:“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张天翼《脊背与奶子》:“他觉得一切的景物都可爱起来。那些干枯的瘦树仿佛很苗条。”
干燥。《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涩。”
干瘪;瘦瘠。
唐窦臮《述书赋》下:“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嶮峭。”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今妇人缠足……其体质乾枯,腥秽特甚。”张天翼《儿女们》:“脖子有点痠疼--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
比喻枯燥乏味。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作诗圆熟》:“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朱光潜《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枯竭;罄尽。
萧红《桥》:“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
【干瘦】释义:
干瘪瘦瘠。《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西边马臺石上坐着个乾瘦老者。”吴组缃《山洪》十二:“他那干瘦的鸡爪似的手指,连同呢帽子,都象安在一条细铜丝的弹簧上。”哲中《一棵梧桐树》:“我钻到她的怀里,不忍心坐在她的颤抖的干瘦的腿上,只把头紧贴在她的胸前。”
【憔悴】释义:
亦作“憔瘁”。黄瘦;瘦损。
《国语·吴语》:“使吾甲兵钝弊,民日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韦昭注:“憔悴,瘦病也。”《三国志·魏志·于禁传》:“帝引见禁,鬚髮皓白,形容憔顇。”唐王建《调笑令》词之一:“玉颜憔悴三年,谁復商量管絃?”《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保安见仲翔形容憔悴,半人半鬼。”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四章三:“仅仅十天不见,我看见立群是憔悴了许多。”
凋零;枯萎。
汉焦赣《易林·需之否》:“毛羽憔悴,志如死灰。”宋梅尧臣《风异赋》:“乾坤黯惨,物色憔悴。”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七:“花有点憔悴……我想这一点新鲜的水会使它们苏生。”
引申为衰败。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三:“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谓竭尽心力。
《左传·昭公七年》:“《诗》曰:‘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憔悴,今本《诗·小雅·北山》作“尽瘁”。《周礼·秋官·小司寇》“议勤之辟”汉郑玄注:“谓憔悴以事国。”
困顿。
《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时者也。”《战国策·燕策一》:“西困秦三年,民憔瘁,士罢弊。”《明史·邹智传》:“风俗浮薄,生民憔悴。”巴金《利娜·第十封信》:“在小村庄里,在那些分散的破屋内,农民就憔悴地过着没有希望的日子。”
忧戚;烦恼。
《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倚巖石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王逸注:“中心憔悴,无欢乐之时也。”《后汉书·清和王庆传》:“杨失志憔悴,卒於家。”唐皇甫枚《三水小牍·飞烟传》:“企望宽怀,毋至憔悴。”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强风情不晓事,呆廝!谁着你将钱去买憔悴。”
陋贱之人。
《后汉书·应劭传》:“《左氏》实云虽有姬姜丝麻,不弃憔悴菅蒯。”李贤注:“《左传》曰:‘《诗》云: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杜注云:‘……蕉萃,陋贱之人。’蕉萃、憔悴,古字通。”
【丰满】释义:
犹富足。
《管子·轻重乙》:“其五穀丰满而不能理也,四流而归於天下。”
谓丰富。
鲁迅《书信集·致杜衡》:“本月《现代》已见,内容甚丰满。”
匀称,饱满。
《管子·小问》:“漻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兵甲之色也。”尹知章注:“心在兵武,形气盛,故其貌丰满。”《诗·郑风·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汉郑玄笺:“面貌丰丰然丰满,善人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道人﹞身上甚是蓝缕不像,却神色丰满和畅。”叶圣陶《倪焕之》四:“他的脸略见丰满,高大的鼻子,温和而兼聪慧的嘴唇,眼睛耀着晶莹的光。”
多而密。
《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参见“羽毛丰满”。
【饱满】释义:
充足。
《史记·乐书》:“天子躬於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五》:“退之则惟意所指,横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饱满,初不问田地四至,或在我与别人也。”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作者饱满旺盛的政治热情和如火的诗心,是我们大家经常衷心赞许的。”
吃饱。
《百喻经·欲食半饼喻》:“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餘满。”宋苏辙《梦中反古菖蒲》诗:“仙人劝我食,再三不忍折,一人得饱满,餘人皆不悦。”
丰满。
《朱子语类》卷四二:“此六句,又须作一片看始得。若只以下两句作效验説,却几乎闲了这两句,盖内外无怨,是箇应处,到这里方是充足饱满。”《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公子生得天庭饱满,地格方圆。”
谓获得很多钱财。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原来真情如此,实为可恨!若非莫大有见,此辈人人饱满了。”
充分满足。
郭沫若《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他们榨取作家的血汗、读者的金钱,以饱满自己的兽欲。”郁达夫《南游日记》:“游天台刚两日,已颇有饱满之感;今日打算去自辟天地,照了志书地图,前去搜索桐柏宫附近的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