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异言;不同看法。
汉王襃《僮约》:“奴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艺文类聚》卷二二引三国魏曹操《令》:“虽儿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
两个字。
《宋书·乐志一》:“魏氏哥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唯《祈父》肇禋,以二言为句。”
指虚假之言。
《旧唐书·隐逸传·卫大经》:“卫大经者,篤学善《易》,口无二言。”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