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二黄
【全拼】 èr huáng
【释义】
  • 戏曲调名。源出湖北省的黄冈、黄陂,故名。又名《湖广调》。

    清乾隆年间,由徽班传入北京。在京剧、汉剧等剧种里,与西皮均为主要曲调。有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等曲调。洪深《戏剧导演的初部知识·准备与设计》:“西皮表轻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

  •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伪军的蔑称。

    《抗日歌谣·冬天到》:“冬天到,雪花飘,雪花好比是二黄,一阵雪花吹满地,太阳一出精打光。”《中国歌谣资料·求天求地快解放》:“‘中央’一来原望能比鬼子、二黄好,那知他比汉奸还凶狂。”中央,指国民党的所谓中央军。

  • 【例句】 1、平剧融合了两种音乐形式:西皮和二黄。安徽省的戏班子将西形式。
    2、 结论该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二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3、 摘要目的建立二黄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关词】 -第二性征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一条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   秦二世   第二  二哈  十二生肖  叶卡捷琳娜二世  正二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 《三言二拍》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二刻拍案惊奇》 《二十一条》 《二泉映月》 《从军行·其二 《从军行·其二》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