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听到。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鬼非目睹,语非耳闻,恍惚杳冥,茫无实据。”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我只说我当场眼见和后来耳闻的情形,请大家看看这阴惨惨的二十世纪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的中国!”参见“耳闻目见”。
【目击】释义:
目光触及;熟视。
《后汉书·郅恽传》:“子张但目击而已。”李贤注:“目击谓熟视之也。”《晋书·葛洪传》:“於餘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参见“目击道存”。
犹目睹。亲眼看见。
唐杜甫《最能行》:“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徵。”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有大梁夙将赵唯为岭外刺史,年将九十矣,耳目不衰,过梧州,言大梁往事,述之可听,云此皆目击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至今读其所著书,于山川阨塞,贤豪遗迹与夫风土謡俗,民生疾苦,凡所目击,悉笔于书。”徐迟《牡丹》三:“有些好事之徒,亲眼目击她被强拉上车。”
【目睹】释义:
亦作“目覩”。亲眼看到。
《后汉书·刘根传》:“促召之,使太守目覩,尔乃为明。”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目覩严子瀨,想属任公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先祖母曾取视之,先母时尚幼,亦在旁目睹。”巴金《<家>后记》:“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