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有大恩情的人。
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恩人相见,分外眼明;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水浒传》第四回:“若非恩人垂救,怎能够有今日!”《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娄府两公子将五两银子送了侠客,与他报谢恩人。”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醒来不见恩人面,眼泪汪汪喉咙哽。”
【亲人】释义:
亲近人;使人感到亲切可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海淀》引黄建《病起入城别勺园》诗:“勺园景物自亲人,别去重来肯厌烦?”刘半农《一个小农家的暮》诗:“﹝他﹞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亲信。
《宋书·鲁爽传》:“轨遣亲人程整奉书,规欲归顺。自拔致诚。”《隋书·张衡传》:“帝每令亲人覘衡所为。”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陆逊》:“逊遣亲人韩扁,齎表奏报。”
亲近百姓。
唐皇甫冉《送令狐明府》诗:“君有亲人术,应令劳者安。”古时因用以称地方长官。《南史·循吏传序》:“昔汉宣帝以为‘政平讼理,其惟良二千石乎’。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故长吏之职,号曰亲人。”唐张九龄《上封事》:“亲人之任,宜得其贤;用才之道,宜重其选。”
指直系亲属或配偶。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怎生得个刘家门里的亲人来,可也好哩。”《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我父亲只养了我一个儿,我又没个弟兄,巴不得多一个亲人。”臧克家《邻居--给墙上燕》诗:“晚上,我留着门等候你,像等候一个迟归的亲人。”
指关系亲近者。
陈毅《东征初抵高淳》诗:“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
【仇人】释义:
因怨恨而敌视的人。
《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娶仇人子弟,以荐舍於前。”《史记·赵世家》:“范吉射、荀寅仇人魏襄等谋逐荀寅。”《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此去仇人不远,只怕他先死了,便出不得你的气。”瞿秋白《饿乡纪程》三:“亲人的空言虽比仇人的礼物好,究竟无益于事。”
【仇敌】释义:
有积恨的敌人。
《左传·昭公五年》:“晋,吾仇敌也。”《隋书·北狄传·突厥》:“仇敌怨偶,泣血拊心。”清侯方域《太子丹论》:“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不痛惜其不幸,而反以为罪,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巴金《寒夜》十八:“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象仇敌似的永远互相攻击呢?”
指仇恨、敌对。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而满洲五部、长白山二部,则皆建州卫,处辽瀋之东,世相仇敌。”
【党羽】释义:
党徒。多指恶势力集团中的附从者。《封神演义》第九三回:“擒其渠魁,殄其党羽。”清昭槤《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允禩党羽,布满中外。”徐特立《从今日回忆“辛亥革命”》:“从此吸收了立宪派中的大部分政客和同盟会中的某些叛徒,作他们的党羽。”
【友人】释义:
朋友。
《逸周书·酆保》:“见亲所亲,勿与深谋,命友人疑。”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明王鏊《震泽长语·仙释》:“谦有友人,贫不能自存,求济於谦。”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
【朋友】释义:
同学;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
《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诗·大雅·抑》:“无言不讐,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后汉书·马援传》:“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唐韩愈《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婭。”明高启《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朋友凋零江海空,弟兄离隔关山迥。”茅盾《昙》一:“这都是她到上海后收到的各方面朋友的信。”
明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説邹朋友要相访,不免啟扉等候呀。”《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梅朋友替他起名。”《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特指恋人。
陈原《社会语言学》10.2:“旧词被赋予新义。例如:‘朋友’(在一定场合下,=恋爱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