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
王西彦《乡下朋友》:“心里简直汹涌起遏制不住的欢欣。”葛琴《罗警长》:“那些逼近来的人脸,是怎样的失去和善,完全是充满着不可遏制的愤怒。”
【制止】释义:
阻止。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凡人心有所思,则耳且不能听,是故并思俱説,竞相制止。”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衙时有一道士,策杖躡屨,直入戟门,门人以廉使奉道,不敢制止。”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不管老汉怎样制止,老大娘还是抽抽噎噎向周大勇诉说他们的不幸和痛苦。”
【禁止】释义:
以禁令制止;遇禁令则止息。
《管子·明法》:“人主者,擅生杀,处威势,操令行禁止之柄以御羣臣。”《汉书·杨恽传》:“郎官化之,莫不自厉,絶请謁货赂之端,令行禁止,宫殿之内翕然有声。”唐韩愈《寄卢仝》诗:“凭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三:“并禁止民众团体开办训练班、讲习会、团体间的联合会议。”
谓限制受弹劾官吏的行动自由。
《汉书·韩延寿传》:“延夀劾奏,移殿门,禁止望之。”南朝宋鲍照《谢解禁止表》:“被宣令解臣禁止,天光郑重,不可胜逢。”《宋书·百官志上》:“二臺奏劾,则符光禄加禁止,解禁止亦如之。禁止,身不得入殿省,光禄主殿门故也。”《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朱据禁止,歷时乃解。”胡三省注:“禁止者,虽未下之狱,使人守之,禁其不得出入,止不得与亲党交通也。郑樵《通志》曰:‘禁止,谓禁入殿省也,符所属行之。’”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八:“上御延和殿决御史臺所奏冯士元狱,谓宰相曰:‘此狱事连大臣,近者臺司进奏禁止郑戩、庞籍起居。’”
禁锢;囚禁。
《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尒朱兆﹞便禁止绍宗,数日方释。”《北史·暴显传》:“天保中,以赃货解州,大理禁止。”《梁书·侯景传》:“是月,百济使至,见城邑丘墟,於端门外号泣……景闻之大怒,送小庄严寺禁止,不听出入。”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以禁锢为禁止》:“《献文六王元韶传》:齐文宣诛诸元,餘十九家并禁止之。‘禁止’似当作‘禁錮’,而《北齐》纪传亦皆作‘止’。观《高隆之传》及《北齐·酷吏传》,则知凡禁囚皆云禁止,此当时语。”
制止;阻止。
《墨子·节葬下》:“欲以禁止大国之攻小国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唐韩愈《复仇状》:“许復讐,则人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其端矣。”闻一多《静夜》诗:“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禁忌,应该避免。
宋司马光《与王乐道乐》:“饮食不惟禁止生冷,亦不可伤饱,亦不可伤飢。”
谓禁令简单。
《史记·循吏列传》:“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姦邪,盗贼不起。”
施禁则止。参见“禁止令行”。
【遏止】释义:
阻止。
《周礼·秋官·禁杀戮》“凡伤人见血而不以告者,攘狱者,遏讼者,以告而诛之”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遏讼者,遏止狱讼者也。”《朱子语类》卷二九:“文子之清,虽弃十乘而不顾,然崔氏无君,其恶已著,而略不能遏止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张綵》:“苑洛《见闻録》独称綵遏止逆瑾功德数事。”叶灵凤《女娲氏之遗孽》:“我只得在前面的椅上,用口紧噙着我的食指,以期减杀这不可遏止的悲哀。”
【阻止】释义:
阻拦制止。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你既受他的恩情,又合他师弟相关,也该阻止他一番才是,怎的看了他这等轻举妄动起来?”周恩来《关于湘鄂西苏区发展的几个问题》:“故农民暴动的直接行动,我们不但不应加以阻止,且应对农民自发的暴动极力加以领导。”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于八月二十四日阻止了敌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