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首领;大盗。
明陈子龙《平内盗议》:“视兄弟同父母尚且有隙,彼盗魁也,岂无中变?特我未尝搆之耳。”《明史·祝允明传》:“授广东兴寧知县。捕戮盗魁三十餘,邑以无警。”清洪亮吉《读史》诗之四三:“何应一落金门第,不作仙人即盗魁。”
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或名为闰继,实则盗魁,外堪皮相,中乃肤立,以此言家,久必败矣。”
【盗首】释义:
盗贼首领。
元虞集《李仲华墓表》:“用其策,民大感悦,牛酒交至,获盗首四人,戮之,餘散去乡民遂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商》:“二商忿诉邑宰。盗首逃窜,莫可缉获。”《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梅颺仁﹞请了本营参将,从监里把前番审定的五名盗首提到大堂,验明箕斗,登时绑赴校场,一概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