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淡雅
【全拼】 dànyǎ
【释义】
  • 清淡高雅。

    《隋书·牛弘传》:“牛弘篤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公终身富贵,而诗能淡雅若此。”《红楼梦》第四九回:“满口里説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

  • 素净雅致。

    宋丘崈《洞仙歌》词:“丰肌腻体,淡雅矜贵,不与群芳竞姝丽。”明高明《琵琶记·两贤相遘》:“梳妆淡雅,看丰姿堪描堪画。”碧野《晓溪晨曲》:“每当星星沉落,曙光东升,那塔影照临溪流上,显得剔透玲珑,淡雅多姿,更增添了深山的幽静。”

  • 【例句】 1、淡雅的香水、 芳香、 香气等.
    2、 到处点污了淡雅自然的西子!
    3、 当时的伦敦一定有五百间餐厅的装璜同这里一模一样,淡雅、别致,却有些沉闷。
    4、 我认为,由“淡雅古朴”逐渐变为“奇形怪状”。
    【近义词】 1. 淡雅 - 清雅

    【清雅】释义:

  • 清高拔俗。

    《三国志·魏志·徐宣传》:“尚书徐宣,体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清雅特立,不拘世俗。”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青裙素襦,神气清雅,宛若士大夫家。”明高启《送丁至恭河南省亲序》:“丁儼至恭日抱琴与余游,余爱其清雅和易,且能相慰於寂寞之滨,故数与燕咏啸歌。”

  • 清新雅致。

    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希逸诗气候清雅,不逮于范袁。”《四游记·张果老骑驴应召》:“﹝小道士﹞言词清雅,礼数中度。”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京口诗人,皆奉梦楼先生之教,诗多清雅。”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清雅的紫竹调伴着他灵活潇洒的舞步,宛如蜻蜓点水,萍浮河面。”

  • 清静幽雅。

    《西游记》第二五回:“那林里是个清雅的去处,决然没有妖精。”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长沙小西门外,望两岸居人,虽竹篱茅屋,皆清雅淡远,絶无烟火气。”冰心《离家的一家》:“好清雅的院子。”

  • 2. 淡雅 - 高雅

    【高雅】释义:

  • 高超雅正。与“平庸邪恶”相对。

    《三国志·魏志·崔林传》:“禀自然之正气,体高雅之弘量。”唐王勃《鞶鉴图铭》序:“句读曲屈,韵调高雅。”明李东阳《明故封大安人舒氏墓志铭》:“仲律学识高雅,志操修洁。”

  • 高尚风雅,与“猥琐粗俗”相对。

    《红楼梦》第三七回:“倒是三妹妹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他同尘俗人处,他一样的尘俗;同高雅人处,他又一样的高雅。”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自从可怜老汉眼睛看不见了,蛤蟆滩谁还当面叫他那些不高雅的外号来呢?”

  • 【反义词】 1.淡雅 - 浓艳

    【浓艳】释义:

  • 见“浓艳”。

  • 亦作“浓艷”。艳丽;华丽。常代指鲜艳的花朵或浓妆艳抹的妇女。

    唐杨凭《海榴》诗:“若许三英随五马,便将浓艳鬭繁红。”宋张元干《兰陵王》词:“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清纳兰性德《点绛唇·咏风兰》词:“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七章二:“但他(韩愈)的诗的作风,却不相同了,虽然同样的持着反对浓艳与对偶的态度,却有意的要求险,求深,求不平凡。”


  • 【相关词】 《暗淡蓝点》 三杯两盏淡酒 不咸不淡 不咸不淡吧 云淡日丽 云淡风轻 交淡若水 什么叫扯淡 养淡 冲淡 冷冷淡淡 冷淡 凄淡 凝淡 口淡 古淡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恶不废公 君子之交淡若水 咸嘴淡舌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