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怠缓
【全拼】 dài huǎn
【释义】
  • 松懈,松弛。

    《三国志·蜀志·李恢传》:“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紿谓南人曰:‘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南人信之,故围守怠缓。”《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开封府大尹奉得密旨,非比寻常访贼的事,怎敢时刻怠缓?”清李渔《奈何天·助边》:“白简宜加,怠缓催科署不差。祗为着苍黔凋蔽,水旱频仍,比户嗟呀!”

  • 【例句】 1、⒓扑隳勘旰??谂冀堑愦Φ闹担?蠼?谐そ希?蟪瞿勘旰??淖畲笾祷蜃钚≈
    【反义词】 1.怠缓 - 徐徐

    【徐徐】释义:

  • 迟缓;缓慢。

    《易·困》:“来徐徐,困於金车。”高亨注:“徐徐,迟缓也。”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前蜀李珣《女冠子》词:“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絶来书。”杨朔《泰山极顶》:“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画卷最精彩的部分。”

  • 安稳貌;宽舒貌。

    《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徐徐,安稳貌。”成玄英疏:“徐徐,宽缓之貌。”唐萧颖士《江有枫》诗之五:“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乐徐徐。”


  • 2.怠缓 - 急速

    【急速】释义:

  • 迅速;立即。

    汉贾谊《新书·瑰玮》:“此四者使君臣相冒,上下无别,天下困贫,奸诈盗贼并起,罪人蓄积无已者也,故不可不急速救也!”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刘晏为度支,专用果鋭少年,务在急速集事。”《水浒传》第四九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端木蕻良《乡愁》四:“他侄儿有病,让他急速回家。”

  • 犹急躁,急于求成。

  • 指仓卒间发生的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


  • 3.怠缓 - 缓慢

    【缓慢】释义:

  • 亦作“缓漫”。不迅速,迟缓。

    《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唐孔颖达疏:“正直者失於太严,故令正直而温和;宽弘者失於缓慢,故令宽弘而庄栗。”唐皎然《诗式·诗有六迷》:“以虚诞而为高古,以缓漫而为冲澹。”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嬈,行步缓漫,多饰繁华。”汪东《法国革命史论》:“巴黎市民,不耐议院举动之缓漫,大举围议院。”巴金《寒夜》二九:“母亲也看得出他在用缓慢的脚步走向死亡。”


  • 【相关词】 不怠 中怠 乳姑不怠 伪怠 佚怠 倦怠 倦怠期 冲怠 勿怠勿忘 厌怠 堕怠 夙夜不怠 孜孜不怠 孜孜无怠 官怠于宦成 宽怠 寖怠 幸于始者怠于终 废怠 庸怠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