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滞迟钝。
叶圣陶《倪焕之》三:“儿童的爱娇、活泼、敏慧,仿佛从来不曾在他们身上透过芽,他们有的是奸诈、呆钝、粗暴。”艾青《向太阳》诗:“没有哪一天,我不是用呆钝的耳朵,听着这国土的没有止息的痛苦的呻吟。”
【潇洒】释义:
见“瀟洒”。
亦作“瀟洒”。洒脱不拘、超逸绝俗貌。
唐李白《王右军》诗:“右军本清真,瀟洒在风尘。”宋姜夔《续书谱·真》:“古今真书之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瀟洒纵横,何拘平正?”明沉鲸《双珠记·京邸叙亲》:“寓吾家后廊,瀟洒仙模样。”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道静立刻被他那爽朗的谈吐和潇洒不羁的风姿吸引得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沉默。”
悠闲自在。
明高攀龙《与卞子静书》:“兀坐家中无事,襟怀虽得瀟洒,而触目民艰,未免时復攒眉。”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三:“方主任心里想:‘你倒潇洒,闲着没事,散散步,等着学习吧。’”
凄清、寂寞貌。
唐李德裕《题奇石》诗:“藴玉抱清辉,闲庭日瀟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宋苏舜钦《湘公院冬夕有怀》诗:“去年急雪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禪房瀟洒皆依旧,世路崎嶇有万殊。”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俺这山林瀟洒,古寺荒凉,惟仙人能往,岂俗士能通。”清王辂《采桑子》词:“芸窗寂静摊书好,一盏茶浓,瀟洒谁同?暗递清琴隔院风。”
幽雅、整洁。
唐姚合《溪路》诗:“此路何瀟洒,永无公卿跡。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宋文天祥《官籍监》诗序:“予监一室颇瀟洒,明窗净壁,树影横斜,可爱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甚是瀟洒,正可先生安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如今搬在城里一个曲巷小楼,且是瀟洒。”
清凉。
唐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诗:“凉风日瀟洒,幽客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唐司空图《歌者》诗之三:“清回烦暑成瀟洒,艷逐寒云变惨悽。”
雨落貌。
唐韦应物《夏夜忆卢嵩》诗:“不知湘雨来,瀟洒在幽林。”唐权德舆《和李大夫西山祈雨》:“瀟洒四冥合,空濛万顷连。”元揭傒斯《黄鹄山听雨》诗:“瀟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落拓】释义:
亦作“落托”。贫困失意,景况凄凉。
唐李郢《即目》诗:“落拓无生计,伶俜恋酒乡。”宋陆游《醉道士》诗:“落托在人间,经旬不火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生往,令适卒,落拓不得归。”魏金枝《奶奶》:“后来竟将长衫之类不常应用的东西,叫茶房送到当铺里去,成为不得不然的落拓了。”
冷落;寂寞。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之十》:“揽裳未结带,落托行人断。”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淡饭粗衣,山中活计。落托清閒,倒大幽微。”
放浪不羁。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然落拓之子,无骨骾而好随俗者,以通此者为亲密,距此者为不泰。”唐吕岩《七言》诗之四二:“琴剑酒棋龙鹤虎,逍遥落托永无忧。”明徐复祚《投梭记·赴宴》:“况从来落拓脱形骸,酸秀才,又何必边幅好丰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