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大肆
【全拼】 dà sì
【释义】
  • 古谓帝王死后。陈尸沐浴。

    《周礼·春官·小宗伯》:“王崩大肆,以秬鬯渳。”郑玄注:“郑司农云:‘大肆,大浴也。’……玄谓大肆,始陈尸伸之。”

  • 谓无顾忌地进行某种活动。

    《水浒传》第九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覆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又发沙船战船三十餘隻,由北岸而上,顺风放下,施放大炮,陆路大肆猖獗。”《中国民间故事选·红军的布告》:“匪军一到,便大肆清剿,把罗大爷和许多拥护革命的人都抓去了。”

  • 【例句】 1、大肆渲染英国学术风气的衰颓
    2、 大选后,我立即采取行动,大肆削减行政部门的人员。
    3、 广告大肆宣扬那部影片的优点。
    4、 大肆破坏 [摧毁] …,使…遭受惨重的灾害
    【近义词】 1. 大肆 - 任性

    【任性】释义:

  • 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

    《东观汉记·马融传》:“涿郡卢植、北海郑元,皆其徒也,善鼓瑟,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旧唐书·高祖纪》:“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於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儻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宋苏轼《寄净慈本长老》诗:“何时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禪。”明何景明《田园杂诗》之一:“疎懒古虽鄙,任性亦可率。”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曹植更不守礼法,饮酒无节,任性而行,是一个纯粹的文士。”

  • 谓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

    《后汉书·杨终传》:“终与廖(马廖)交善,以书戒之曰:‘……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纵而莫诲,视成任性。’”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指隋炀帝)是一个极骄极贪的人,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为,剥削不顾民众的死活,浪费只求本人的快意。”

  • 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吾儿王雱﹞对我哭诉其苦,道:‘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他两个还不知道宝玉自会那和尚以后,他是欲断尘缘,一则在王夫人跟前不敢任性,已与寳釵袭人等皆不大款洽了。”曹禺《雷雨》第一幕:“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梁斌《播火记》十五:“霜泗说:‘伶俐倒是伶俐,就是太任性!要仨不能俩,要红的不能给白的。’”

  • 2. 大肆 - 任意

    【任意】释义:

  • 任随其意,不受约束。

    汉刘向《九叹·思古》:“播规榘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北史·叔孙建传》:“初,俊卒,明元命其妻桓氏曰:‘夫生既共荣,没宜同穴。能殉葬者,可任意。’”宋梅尧臣《送新安张尉乞侍养归淮甸》诗:“任意归舟驶,风烟亦自如。”明李贽《答刘宪长书》:“纵不落髮,亦自不妨,在彼在此,可以任意,不必立定跟脚也。”清叶名沣《桥西杂记·丛书》:“后陶氏宗仪刻《説郛》,所録不下千餘种,卷帙虽云緐富,然任意芟削,颇失原书之真。”巴金《家》九:“他们在街上任意横行,没有人敢出来干涉。”

  • 没有任何条件的。如:任意三角形。

  • 3. 大肆 - 大举

    【大举】释义:

  • 谓大兴军旅。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自寿春而南。”《北史·吐万绪传》:“及大举济江,绪以行军总管与西河紇豆陵洪景屯兵江北。”宋苏轼《王仲仪真赞》:“方是时,虏大举犯边。”

  • 泛指进行其他大规模活动。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此次回教徒之大举请愿,有否他故,所不敢知。”

  • 普遍检举。

    《后汉书·灵帝纪》:“制詔州郡大举鉤党。”

  • 谓广泛推荐人才。

    《晋书·刘寔传》:“故自汉魏以来,时开大举,令众官各举所知,惟才所任,不限阶次。”

  • 4. 大肆 - 大力

    【大力】释义:

  • 同“笨”。笨拙

    小儿蠢夯,自幼失学。——《儒林外史》

    又如:夯汉(干粗笨体力活的人);夯货(笨货;蠢人)

  • 另见hāng

  • 夯[hāng]

    〈名〉

    1. (会意。从大,从力。表示劳动时需要出大气力。本义:劳动中使劲时发出的呼声。引申筑实地基的工具)同引申义。

      如:用夯筑堤

    〈动〉

    1. 用重物把地或其他粒状材料砸密实。

      如:把土夯实;夯硪(砸压)

    2. 〈方〉∶用力猛击。

      如:举起拳头向下夯

    3. 用力扛东西

      夯,大用力以肩举物。——《字汇》

      自家闺阁中物,不肯放下,反累及他人担夯,无乃大劳乎!——明·净善集《禅林宝训》

    4. 捞取。

      如:夯市(纵兵大闹街市)

    5. 充胀,胀满

      有口难言,气夯破胸脯。——元·王实甫《西厢记》

    6. 另见bèn

    7. 5. 大肆 - 恣意

      【恣意】释义:

    8. 放纵,肆意。

      《列子·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史记·龟策列传》:“素有眦睚不快,因公行诛,恣意所伤,以破族灭门者,不可胜数。”唐司空图《移桃栽》诗:“独临官路易伤摧,从遣春风恣意开。”《<艾青诗选>自序》:“这样的一首诗,却被文痞姚文元之流恣意歪曲。”

    9. 6. 大肆 - 放肆

      【放肆】释义:

    10. 放纵,不加约束。

      《关尹子·六匕》:“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鰕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新唐书·李绛传》:“治生於忧危,乱生於放肆。”金王若虚《文辨一》:“马子才于《长游》一篇,驰骋放肆,率皆长语耳。”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五章:“她竭力克制着自己,不让压抑了将近三年的情感放肆地奔腾。”

    11. 弃市。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硕以瓦器奉职天臺,不思先公而务私家,背奥媚灶,苟諂大臣。昔孔子诛少正卯,以显刑戮,硕宜放肆,以惩姦伪。”

    12. 7. 大肆 - 肆意

      【肆意】释义:

    13. 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晋皇甫谧《高士传·向长》:“於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金王若虚《<新唐书>辨》:“宋子京不识文章正理,而惟异之求,肆意雕鐫,无所顾忌。”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奉到拏问諭旨,胆敢肆意咆哮。”老舍《四世同堂》二三:“他恨那些作家,现在他可以肆意的诟骂他们了,因为他们已经都离开了北平。”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如果中国学者有了发明创造,他们不是攫为己有,就是肆意地诽谤和扼杀。”

    【相关词】 &;马路大 “”大学 “八大菜系” “多拉”大炮 “大 “大”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 “大伊万” “大化改新” “大家 “大智若愚” “大海蛇” “大猪蹄子” “大苏” “大茶壶” “大跃进” “山大王” “庚子被祸五大臣” “意大利蜜蜂”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