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大举
【全拼】 dàjǔ
【释义】
  • 谓大兴军旅。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自寿春而南。”《北史·吐万绪传》:“及大举济江,绪以行军总管与西河紇豆陵洪景屯兵江北。”宋苏轼《王仲仪真赞》:“方是时,虏大举犯边。”

  • 泛指进行其他大规模活动。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此次回教徒之大举请愿,有否他故,所不敢知。”

  • 普遍检举。

    《后汉书·灵帝纪》:“制詔州郡大举鉤党。”

  • 谓广泛推荐人才。

    《晋书·刘寔传》:“故自汉魏以来,时开大举,令众官各举所知,惟才所任,不限阶次。”

  • 【例句】 1、他怕的是敌人有组织地从海上大举进攻。
    2、 HelloKitty在1974年首次上市时,便大举成功。
    3、 敌军向我们大举进攻,但在我军炮火猛烈回击下,被迫撤退了。
    4、 他把他的司令部迁到西北以后,便开始大举进攻红军。
    【近义词】 1. 大举 - 大力

    【大力】释义:

  • 同“笨”。笨拙

    小儿蠢夯,自幼失学。——《儒林外史》

    又如:夯汉(干粗笨体力活的人);夯货(笨货;蠢人)

  • 另见hāng

  • 夯[hāng]

    〈名〉

    1. (会意。从大,从力。表示劳动时需要出大气力。本义:劳动中使劲时发出的呼声。引申筑实地基的工具)同引申义。

      如:用夯筑堤

    〈动〉

    1. 用重物把地或其他粒状材料砸密实。

      如:把土夯实;夯硪(砸压)

    2. 〈方〉∶用力猛击。

      如:举起拳头向下夯

    3. 用力扛东西

      夯,大用力以肩举物。——《字汇》

      自家闺阁中物,不肯放下,反累及他人担夯,无乃大劳乎!——明·净善集《禅林宝训》

    4. 捞取。

      如:夯市(纵兵大闹街市)

    5. 充胀,胀满

      有口难言,气夯破胸脯。——元·王实甫《西厢记》

    6. 另见bèn

    7. 2. 大举 - 大肆

      【大肆】释义:

    8. 古谓帝王死后。陈尸沐浴。

      《周礼·春官·小宗伯》:“王崩大肆,以秬鬯渳。”郑玄注:“郑司农云:‘大肆,大浴也。’……玄谓大肆,始陈尸伸之。”

    9. 谓无顾忌地进行某种活动。

      《水浒传》第九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覆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又发沙船战船三十餘隻,由北岸而上,顺风放下,施放大炮,陆路大肆猖獗。”《中国民间故事选·红军的布告》:“匪军一到,便大肆清剿,把罗大爷和许多拥护革命的人都抓去了。”

    10. 3. 大举 - 肆意

      【肆意】释义:

    11. 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晋皇甫谧《高士传·向长》:“於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金王若虚《<新唐书>辨》:“宋子京不识文章正理,而惟异之求,肆意雕鐫,无所顾忌。”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奉到拏问諭旨,胆敢肆意咆哮。”老舍《四世同堂》二三:“他恨那些作家,现在他可以肆意的诟骂他们了,因为他们已经都离开了北平。”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如果中国学者有了发明创造,他们不是攫为己有,就是肆意地诽谤和扼杀。”

    【相关词】 &;马路大 “”大学 “八大菜系” “多拉”大炮 “大 “大”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 “大伊万” “大化改新” “大家 “大智若愚” “大海蛇” “大猪蹄子” “大苏” “大茶壶” “大跃进” “山大王” “庚子被祸五大臣” “意大利蜜蜂”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