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释义:
使物体破坏、损伤。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鸡》:“瀹鸡子法:打破,泻沸汤中,浮出,即掠取。”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二折:“天色暄热,打破了我这脚,我慢慢的行波。”《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茅盾《子夜》五:“他们嘴里说替工人谋利益,实在是打破了工人饭碗。”
谓击溃敌军。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军自败曰败,打破人军曰败(原注:补败反)。”
指突破原有的例规、习惯、状况等。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然世之作伪假真者,往往窃持敬之名,盖不肖之实……识者病之,至有効前辈打破一敬字以为訕侮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説谁见了钱不要的?而且大众都是这样,你一箇人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刚才那种男女之间的拘谨状态,已经被这位天真活泼的姑娘给打破了。”如:打破常规;打破纪录;打破沉默。
【粉碎】释义:
碎如粉末。
《晋书·郭璞传》:“数日果震,柏树粉碎。”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尔日天雷震,西州听事两柱俱时粉碎。”《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石崇教去了锦袱,看着微笑,用杖一击,打为粉碎。”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破灭;使破灭。
姚雪垠《长夜》二四:“红枪会因事前来不及集中力量,只有零星的抵抗,每一处的抵抗都迅速地被洪流粉碎。”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但我从小王那里出来,就粉碎了我原来的想象。”
用机械方法使大块固体物料变成小块,广泛应用于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材料等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