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答理
【全拼】 dā lǐ
【释义】
  • 理睬;与别人讲话或打招呼。

    《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彩霞淡淡的不大答理,两眼只向着贾环。”老舍《四世同堂》五二:“坐了两三分钟,没有人开腔。他们并没有吵架拌嘴,而是不肯答理他。”梁斌《播火记》三一:“两个人趴着桌吃完饭,又说话答理儿走到宝地上去。”

  • 【例句】 1、这位年轻的女士没有答理他。
    2、 他没答理我。
    3、 当海涛离开小村的时候,没有一个知识青年答理她。
    4、 我在商店叫出一连串的“师傅”﹐女售货员根本就不答理
    【近义词】 1. 答理 - 招呼

    【招呼】释义:

  • 用言语、手势或其他方式招引、呼唤。

    唐赵嘏《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宋苏轼《新酿桂酒》诗:“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老残游记》第二十回:“派人到省城里招呼个大戏班子来,并招呼北柱楼的厨子来,预备留老残过年。”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我在屋子里招呼了一声,他竟没有听见。”

  • 招附;招抚。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肜乃思所以离间二寇,以分其势。招呼鲜卑,示以财利。”《三国志·蜀志·诸葛诞传》:“后毌丘俭、文钦反,遣使诣诞,招呼豫州士民。”

  • 用言语、点头、招手、行礼等方式表示问候。

    《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羣人来了,彼此招呼,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儿的多。”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老孙头接二连三地跟从元茂屯出来的赶车的招呼,问长问短,应接不停。”

  • 照料;关照;照管。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想着受主子恩典,又招呼了你这么大,撂下走了,天良何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我跟车间的姐妹说一声,有啥动静,她们会来招呼你的。”李季《五月端阳》三四:“几十里路上请医生,全村人招呼着一个伤员。”赵树理《小经理》:“你慢慢养着吧,不要着急,合作社的事情我暂且招呼几天!”

  • 接待;应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侄少爷来到,本该要好好的招呼;因为老爷今日出门……等老爷回来时,再请少爷来罢。”叶紫《行军掉队纪》五:“这山坳里十多家店家,就只有他家的生意兴盛。招呼好,饭菜好,并且还能够保险客人平安。”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章:“剑平的职务是站立柜台招呼顾客。”

  • 扶持;抬举。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九:“小元他原来是你们招呼起来的人,只要恒元一倒,还有法子叫他变过来。”

  • 2. 答理 - 理会

    【理会】释义:

  • 道理相合;见解一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闇与之理会;王夷甫亦叹云:‘公闇与道合。’”南朝梁何逊《穷乌赋》:“虽有知於理会,终失悟於心机。”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 理解;领会。

    宋苏轼《答张嘉父》:“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理会。”明高攀龙《讲义·颜渊喟然叹》:“此章书向来为註中高坚……一句所疑,更理会不来。”叶圣陶《火灾·祖母的心》:“对于祖母的愤愤的话语,他没有听见,即使听见也不能理会。”

  • 评理;理论。

    宋洪迈《夷坚丁志·水阳陆医》:“﹝陆阳﹞煮小茈胡汤以来……﹝妇﹞才下咽,吐泻交作,妇遂委顿,犹呼云:‘陆助教,与汝地狱下理会!’语罢而絶。”《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玉英﹞兀自呜呜而哭。那焦氏也不起身,反駡道:‘这贱人!你把死来诈我么?且到明日与你理会。’”《水浒传》第四九回:“你赖我大虫,和你官司里去理会。”

  • 指控诉,申诉。

    《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吏曰:‘日间投状,理会何事?’”

  • 料理。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你且睡去,有人来投宿,我自理会。”《三国演义》第四六回:“周瑜正理会进兵之事,忽报……蔡和蔡中,特来投降。”叶紫《丰收》六:“儿子整天地不在家里,一切都要云普叔自己去理会。”

  • 注意;理睬。

    《朱子语类》卷一三二:“近世如汪端明专理会民,如辛幼安却是专理会兵,不管民。”《前汉书平话》卷中:“张石庆见三大王大怒,急避之,来告惠帝。惠帝不理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他駡藩台两句甚么东西,那藩臺没理会他,他就到处都拿这句话駡人了。”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老孙头眯一眯左眼,并不理会这人的问话,在他看来,这是不必回答的。”

  • 主意;办法。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只等孩儿到来,自有个理会。”《水浒传》第十三回:“夫人不必挂心,世杰自有理会。”《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又不则声。朱源到没个理会,只得自斟自饮。”

  • 3. 答理 - 理睬

    【理睬】释义:

  • 答理。

    田汉《梅雨》:“我早就托忠甫替我找事,一直没有回信,我以为他也不理睬我了。”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郭祥就象没有听见似地,不予理睬。”

  • 4. 答理 - 答应

    【答应】释义:

  • 感应,回应。

    《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熹平五年夏,旱”李贤注引汉蔡邕《伯夷叔齐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祷请名山,求获答应。”

  • 回答;答覆。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张委也不答应,同了张霸,和那一般恶少,转身就走。”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 同意;应允;允许。

    巴金《纪念雪峰》:“我劝他也不要答应,我说事情难办。我想的是他太书生气,鲠直而易动感情。”杨沫《难忘的悠悠岁月》:“我只得求和我同座位的工人模样的一家人,帮我拿东西,他们慷慨地答应了。”

  • 应酬;应付。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如今官府难答应,哥哥平日所行,教与兄弟些。”

  • 伺候;服役。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贾昌﹞对老婆説:‘那箇养娘依旧教他伏侍小姐,等他两箇作伴,做些女工,不要他在外答应。’”《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晁夫人﹞分咐説:‘你要答应的好,孩子满月,我赏你们;要答应得不好,一个人嘴里抹一派狗屎。’”

  • 明清时对近侍太监和宫女之称。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焦桂花》:“内库库房柱上有嘉靖间一帖……后书答应焦桂花传。”清梁章鉅《称谓录·列宫》:“《明史》御前近侍太监有答应、长随诸称,今以为宫女之称耳。”清梁章鉅《称谓录·列宫》:“本朝贵人位妃嬪之下;而贵人之下,即是常在、答应。”

  • 犹供应。

    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再东过小石桥曰香库,乃内库供用库,答应钱粮之所。”

  • 【反义词】 1.答理 - 拒绝

    【拒绝】释义:

  • 隔断;遏绝。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故击搏豪强,拒絶宦寺,悉无所畏。”明李贽《渔父》:“观其鼓枻之歌,逈然清商,絶不同调,末即显拒絶之跡,遂去不復与言,可以见矣。”叶圣陶《线下·孤独》:“愤慨的火焰虽经拒绝,还不免时常要偷偷地冒起来。”

  • 不接受,不答应。

    《东观汉记·郊祀志》:“羣臣奏言,登封告成,为民报德,百王所同,陛下輒拒絶不许。”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若拒絶其意,则元昊今秋必復大举。”清李渔《意中缘·诳姻》:“前日有人替他作伐,你就该应许了,为甚么又拒絶他!”老舍《骆驼祥子》十二:“祥子本来不吸烟,这次好似不能拒绝。”


  • 【相关词】  《请回答》 《代答闺梦还》 《答谢家最小偏怜女》 一答 一答一合 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 丢答 乌林答氏 乞答 亢答 代答闺梦还 仰答 优答 传答 低留答剌 低留答腊 低答 作答 俺答 俺答汗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