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辞观
【全拼】 cí ɡuān
【释义】
  • 谈吐仪表。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青州人隐蕃归吴……权即召入。蕃谢答问,及陈时务,甚有辞观。”《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言其敏於言辞,美於仪观也。”

  • 【例句】 1、传统的修学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格,而现代的隐喻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
    2、 除《旅》卦二“童仆”之“童”是名词,应训为奴外,《蒙》卦卦及其六五爻的三个“童”字、《》卦初六爻的“童”字、《大畜》卦六四爻的“童”字,都是动词,都当解为“去尽”或“脱”,、“脱尽”。
    【相关词】 “辞典  《中国姓氏大辞典》 《归去来兮辞》 《木兰辞》 《楚辞·离骚》 《楚辞》 《辞海》 一家之辞 一言半辞 一诺无辞 一辞 一辞同轨 一辞莫赞 一面之辞 七辞 万口一辞 万死不辞 三笠辞 三辞 下辞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