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被传扬称颂之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慤,道先王仁义而不能正国者,此亦可以戏而不可以为治也。”
传扬歌颂。
宋曾巩《移沧洲过阙上殿札子》:“﹝英宗﹞自践东朝,渊默恭慎,无所言议施为,而天下传颂称説,德号彰闻。”明李贽《与焦弱侯》:“或以浮名传颂,而其实索然。”鲁迅《准风月谈·后记》:“但我以为作文人究竟和‘大出丧’有些不同,即使雇得一大群帮闲,开锣喝道,过后仍是一条空街,还不及‘大出丧’的虽在数十年后,有时还有几个市侩传颂。”
【歌颂】释义:
歌唱《颂》诗。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颂》,曰:‘至矣哉!’”杜预注:“《颂》者,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后谓用诗歌颂扬,亦泛谓用言语文字赞美。《后汉书·隗嚣传》:“﹝王莽﹞矫託天命,伪作符书……戏弄神祇,歌颂祸殃。”唐韩愈《上宰相书》:“其业则读书著文,歌颂尧舜之道。”明张居正《贺瑞雪表》:“同万民而歌颂,莫罄豫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
指歌功颂德的诗文。
《汉书·王褒传》:“﹝上﹞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輒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是以丰功韙命,润色縢策,盛德形容,藻被歌颂。”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六·景范碑》:“垂其训聚而为坟典,形其美流而为歌颂。”
【赞美】释义:
称赞;称誉。
唐玄奘《谢皇太子圣教序述启》:“伏维皇太子殿下,发挥睿藻,再述天文,讚美大乘,庄严实相,珠迴玉转,霞烂锦舒。”宋范镇《东斋记事》卷一:“是时,王沂公为宰相,吕文靖公、鲁肃简公参知政事,极讚美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条规》:“二要熟识天条讚美朝晚礼拜感谢规矩及所颁行詔諭。”
亦作“賛美”。颂扬;称赞。
《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昔唐叔归禾,东平献颂,斯皆骨肉赞美,以彰懿亲。”晋夏侯湛《张平子碑》:“若夫巡狩誥颂,所以敷陈主德;《二京》《南都》,所以賛美畿輦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与!”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弼皆赞美其説,果推行之。”《西游记》第九一回:“那塔上层层有佛,处处开窗,扫一层,赏玩赞美一层。”茅盾《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赞颂】释义:
赞美歌颂。
《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其年,黄龙见鄴西漳水,衮上书赞颂。”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粃糠麟阁之雄,孰为上将?赞颂龙庭之绩,彼独何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人们编成许多诗歌来赞颂这珍奇的友谊。”
文体名。“赞”和“颂”的并称。
宋叶适《宏词》:“若乃四六对偶,铭檄赞颂,循沿汉末以及宋齐,此真两汉刀笔吏能之而不作者,而今世谓之奇文絶技,以此取天下士而用之於朝廷,何哉?”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碑誌与纪传不同,碑誌或奉敕撰,或存交谊,或后嗣请求,体兼赞颂,称善不称过。”
【颂扬】释义:
歌颂赞扬。
清王筠《菉友肊说》:“夫风雅好贤之篇,君之奬藉其臣,臣民之颂扬其君长者,姑置勿论。”《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那恭维人的本领,他却从作佐杂时候就学得滥熟……着实的颂扬了钦差一阵才打道回院。”沈从文《边城》九:“‘八面山的豹子,地地溪的锦鸡’,全是特为颂扬你这个人好处的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