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同本义
驰,大驱也。——《说文》
弗驰弗驱。——《诗·唐风·山有枢》
车驰卒奔。——《左传·宣公十二年》
好驰马试剑。——《孟子·滕文公上》
啬夫驰。——《左传·昭公十七年》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又驱使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汉·孔融《论盛孝章书》
又如:驰车(古代战场上快速奔走的马车、轻车;驾车行走);驰马(骑马快跑);驰道(为帝王行驶马车所筑的马路);驰报(疾驰传报);驰夫(骑马送信的差役)
疾行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反。——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又如:风驰电掣;驰说(往来劝说);驰求(奔走追求);驰兵(迅速进兵)
追逐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驰竞(追逐,竞争)
向往
抑志而弥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楚辞·离骚》
身在边隅,情驰魏阙。——《隋书·史祥传》
又如:驰结(挂念,想念);驰义(向往忠义而奔驰来归;归义,臣服)
消逝迅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诸葛亮《诫子书》
又如:驰年(快速流逝的岁月);驰晖(疾驰的日光)
传播
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李白《赠从孙义与宰铭》
驰东皋之素谒。——《北山移文》。注:“犹宣布也。”
又如:驰芳(散播芳香);驰声(声誉远播)
【惦念】释义:
(形声。从心,店声。本义:惦记,挂念)同本义。
如:惦算(总在计算,盘算)
【想念】释义: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同本义
想,冀思也。——《说文》
览物想故国。——杜甫《客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
又如:想似(深切的怀念);想思(想念)
思考,思索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楚辞·九章·悲回风》
后来还亏得文琴替我竭力想法,找了原经手人,向周中堂讨主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又如:冥思苦想;想来想去(反复的多方思考);想度(考虑,衡量)
希望,想要
那时他老人家正在用功,想中那名进士。——《儿女英雄传》
又如:想闻(想望,仰慕)
料想;猜想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本人。——《史记·孔子世家论》
又如:想料(料想)
想象
想早励良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王充《论衡》
好像,如同
云想衣裳花容,春风指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怀念、回想
想当年。——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以慰长想。——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挂念】释义: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挂,画也。——《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
挂于季指。——《仪礼·特牲礼》
变更易常以掛功名。——《庄子·渔夫》。释文:“别也。”
悬挂;下垂
挂曲琼些。——《楚辞·招魂》。注:“悬也。”
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齐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又如:挂匾;挂筹(将酒筹挂在座旁,以示暂时离席);挂红(给人披封红色绢绸,以示贺喜);挂雷(悬挂着的爆炸武器)
钩住;拴住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把拖车挂上;我的衣服被钉子挂住了
登记。
如:挂号;挂失;挂名
穿上,披上。
如:挂绿(身披绿袍);挂孝(戴孝);挂甲;挂服(戴孝)
〈动〉
牵念,因牵挂而放心不下。
如:这件事总挂在心上;挂心肠(挂念);挂绊(牵挂);挂心钩(牵肠挂肚者)
通“絓”。悬挂
罩者抑之,挂者举之。——《淮南子·说林》
〈量〉
穿在绳上的一串东西,尤指穿满的一串。
如:一挂鞭炮;一挂红辣椒
【牵挂】释义:
见“牵掛”。
亦作“牵挂”。亦作“牵絓”。记挂,想念。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不由我心儿里相牵掛,莫不是五百年欢喜寃家。”《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这一夜翻来復去,牵掛着美人,那里睡得着。”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一章:“屋里只剩下道静一个人的时候,她真的牵挂起江华来了。”
拖累。
清顾炎武《与李中孚书》:“然而关中、河东毫无未了时,行则行,别无牵絓也。”清陈维崧《贺新郎·吴门喜晤丁飞涛赋赠》词:“头白如今归故国,见人民城郭心惊怕,携瓢笠,无牵挂。”《红楼梦》第二二回:“赤条条,来去无牵掛。”宁调元《游白云归感赋》诗:“百年牵絓如何了,一念轮迴未有涯。”
犹牵拉。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赤虾子三都》:“有物名赤虾子,如婴儿而絶小,自树杪手相牵掛而下。笑呼之声亦如婴儿。”胡苏《新媳妇》:“春风吹拂着我的胸膛,熟悉的草木牵挂着我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