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迷】释义:
谓喜欢或专注某种事物到了沉迷的程度。
郭小川《山中》诗八:“我爱在那繁杂的事务中冲撞,为公共利益的争吵也使我入迷。”柯岩《奇异的书简·她爱祖国的明天》:“这位工人师傅,也听得入迷了,一直谈到后半夜。”
【沉沦】释义:
①陷入(疾病、困苦、厄运等不幸境地):沉沦重疾|幸免沉沦。); ②沉溺:富贵者沉沦于逸乐。); ③比喻潜心于某一方面:沉沦典籍。); ④短篇小说。郁达夫作。1921年发表。一个留日学生因祖国贫弱而受到异族歧视,造成孤独自卑的性格,并得了忧郁症;又因渴求爱情而不得,产生了变态心理,终至投海自杀。作品反映了反帝爱国的思想和个性解放的要求,也表现了五四时期部分青年的“时代苦闷症”。【沉迷】释义:
深深地迷惑。【着迷】释义:
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怪不着你正是遥授夫妻,你可甚步步相随,更做道秀才每忒上紧,忒着迷。”《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那人原是贪花恋酒之徒,住的寓所,近着妓家,閒时便去串走,也曾见过瑞虹是个絶色丽人,心内着迷。”峻青《秋色赋·海娘娘》:“是的,那幽美、雄伟而又多变的大海,是足以使人着迷的。”
【耽溺】释义:
沉湎;迷恋。
《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大夫弱无固,性无专,老无在,死无餘;人情所耽溺、喜爱、可恶者,大夫无之。”宋洪迈《夷坚丙志·马先觉》:“是夕,妇人见於梦寐,耽溺既久,视以为常。”明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台省之玷》:“御史严皑、方鼎、何杰等,耽溺酒色,久不朝参。事觉,上命枷项以狥。”
【迷恋】释义:
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
宋何籀《宴清都》词:“青丝绊马,红巾寄羽。甚处迷恋,无言泪珠零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只怕为慾火所烧,迷恋起来,没人指引回头,忘却本来面目。”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猪、鸡、鸭、马、牛,加上孩子们的吵闹声,这是庄稼院最令人陶醉的音乐。梁三老汉熟悉这音乐,迷恋这音乐。”
【陶醉】释义:
唐崔曙《九日登仙台》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本谓酣畅地饮酒而醉。后以“陶醉”谓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面。
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如果都只为个人打算,陶醉在小圈子里,那就不可能把革命事业推向前进。”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猪、鸡、鸭、马、牛,加上孩子们的吵闹声,这是庄稼院最令人陶醉的音乐。”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她觉得自己想入非非,不觉脸红起来。整个心灵被年轻人的狂热的幻想陶醉了。”
【唤醒】释义:
叫醒。常用作比喻,有使之觉醒意。
宋苏轼《东坡志林·梦中作祭春牛文》:“吏微笑曰:‘此两句復当有怒者。’旁一吏云:‘不妨,此是唤醒他。’”宋真山民《春游和胡叔芳韵》:“棠醉风扶起,柳眠鶯唤醒。”元杨维桢《明皇按乐图》诗:“海棠花妖睡初著,唤醒一声红芍药。”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佟觭角》:“谁能唤醒其良心。”《老残游记》第一回:“今日被先生唤醒,我们实在惭愧,感激的很。”陶行知《第二年的晓庄》:“我们深信戏剧有唤醒农民的力量。”
【自拔】释义:
谓主动摆脱痛苦或罪恶的境地。
《宋书·鲁爽传》:“世祖镇襄阳,轨遣亲人程整奉书,规欲归顺,自拔致诚。”《魏书·李奖传》:“而奬闔门百口,同居京洛,既被覊縶,自拔无由。”《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怀恩子玢战败降虏,已而自拔归。”《清史稿·世祖纪二》:“魁恶虽多,岂无寃滥,胁从沉陷,自拔无门。”